第501章 對奕者換了一人(下)
第501章對奕者換了一人(下)
“皇上覺得偽帝永歷下一步會如何?”見兒子興致好,布木布泰含笑問。
“偽帝素無膽量,下一步要么投降、要么繼續逃往云南,絕不敢與大清交戰。云南乃西賊的控制區,其一入云南,必被控制。做賊的素無忠義,只要朕許以高官厚祿,必然歸順。天下定矣!”
布木布泰微微點頭,兒子還是有眼光的,判斷出偽帝永歷有可能逃往云南,而且一入云南就被西賊控制。只是那西賊都是張獻忠的舊部,野性難馴,真的會歸順大清嗎?兒子還是太年輕,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皇上覺得天下定矣?予聽說如今掌控云南的是張獻忠的三個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此時已死),個個都是人杰。尤以那孫可望野心最大、為三人之首,進入云南后一改做賊時燒殺搶掠的本性,嚴肅軍紀、愛護百姓、減輕賦稅、屯田練兵。此其志不在小,恐怕未必肯歸順大清呢”。
“八旗勇士、天下無敵。彼等若不肯降,朕便打得他們降”,小皇帝豪氣沖天,“況且那孫可望的威信遠不能與張獻忠相比。朕聽說李定國、劉文秀手握重兵,各以“西府”、“南府”老爺自居,并不惟孫可望之命是從。三年前,孫可望還借演武場升旗事件,把李定國按在地上打了一頓板子。彼輩內部不和,大清兵馬一至云南,必然分崩離析”。
見兒子鎮定自若地分析時局,眉宇之間似極了皇太極當年,布木布泰有些楞神。不過兒子分析得雖好,卻忽略了賊寇本性:為了利益互相爭斗、遇到危險又往往能一致對外。恐怕大清兵馬真到了云南,反倒促使他們共同對敵。至于李定國、劉文秀不服孫可望,這反倒有可能促使孫可望挾偽帝永歷以令二王。畢竟永歷是明國百姓眼中的正統,若通過控制永歷、加封自己的爵位高于李劉二人,便能名字正言順地駕馭兩雄。
這女人判斷的沒錯,此時清軍已由柳州南下,南寧岌岌可危。野心勃勃的孫可望急忙派遣賀九儀、張明志領兵五千趕赴南寧“護衛”永歷帝朱由榔,賀、張初至便殺害兵部尚書楊鼎和、逼死首席大學士嚴起恒,將永歷帝朱由榔牢牢掌握在手中。梟雄仍不放心,再三斟酌決定把朱由榔及其隨行人員迎往貴州安隆千戶所城居住,為了使名字好聽一些,改為安龍府。
“看來皇上智珠在握呢,予倒是多慮了”,老母親抿嘴微笑,不再提醒兒子,小龍只有吃過虧才能迅速成長,從古至今,哪個圣君是一帆風順的?
“皇額涅,您送兒子的四個字,兒子記下了。只是多爾袞素有謀逆之心,攝政期間諸臣只知有他、不知有朕。若不鏟除其覺羽,朕怕皇位不穩”,在母親面前,順治帝也不藏著掖著。
“聽說皇上最近擢升蘇克薩哈為巴牙喇纛章京(漢名護軍統領)?”布木布泰換了個話題。
“是的,蘇克薩哈與詹岱、穆濟倫首訐多爾袞私備八補黃袍、大東珠、素珠、黑狐褂,陰謀篡逆”。
“可那蘇克薩哈原為多爾袞近侍,正白旗骨干之臣,主子死后,未出三個月便反戈一擊。這樣的人可以相信嗎?”布木布泰微笑。
順治帝撇了撇嘴,“皇額涅多慮了,有句話叫‘樹倒猢猻散‘,多爾袞已經死了,蘇克薩哈只有效忠朕才能生存。朕不擔心他的忠誠”。
布木布泰暗自點頭,兒子越來越懂帝王制衡之術了。多爾袞一死,兩黃旗重新得勢,開始報復當年欺負過他們的兩白旗。提拔蘇克薩哈,既可以拉攏兩白旗、又可以防止兩黃旗勢力太大威脅君權。想了想勸道:“皇上既然知道‘樹倒猢猻散‘的道理,便應知道多爾袞已死,他的那些舊部如同一團散沙,對你再無威脅。又何必趕盡殺絕?那些人大多是上過沙場的良將,殺了未免可惜,不如收伏為己用,豈不是好?”“哈哈哈”,順治帝樂了,“天下即將平定,留那些莽夫何用?”
“天下即將平定?那西邊的衛國呢?予可是聽說衛國的那位蓮汗正在西征拓土,如今已經征服布哈拉人,正準備向哈薩克前進。這蓮汗野心甚大,前些年侵入陜西,攻城掠地,還扶植了一個殘明宗室建立偽彰武朝廷。已成心腹大患,皇上打算如何對待他們?”布木布泰神色鄭重起來。她出身漠南蒙古科爾沁部,對來自蒙古的消息極其靈敏。蘇勒坦自稱蒙古大汗后,草原上便到處流傳著他的傳說,自然引起了這位昭圣皇太后的警覺。以前多爾袞掌權,她只是將這種警覺藏在心里,如今權在手,便要放手施為。
“衛國?衛國的確是勁敵,不過他們地廣人稀、荒涼落后,絕非大清的對手,等朕平定南方騰出手后,便發兵滅了它”,小皇帝微然一笑,盡顯皇權霸道。
“荒涼落后?你看看這些?”布木布泰命人端上一盤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