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車臣大汗奔長生
第439章車臣大汗奔長生
克魯倫河源于蒙古人的圣山不兒罕山(肯特山),注入呼倫湖(達賚湖),再沿呼倫湖通過一系列大河流入中華的黑龍江。因為成吉思汗所在的蒙古乞顏部、塔塔兒部、弘吉剌部都以這片流域為原始駐牧地,這條河又被稱作“蒙古人的母親河”。
靜靜的河水不知流淌了多少個世紀,嗚咽著、奔騰著,為一個又一個英雄唱著贊歌。如今,河北岸的車臣部,蒙古人的英雄孛兒只斤·碩壘即將回歸長生天的懷抱。
作為黃金家族的子孫,車臣汗碩壘無愧于“孛兒只斤”這個高貴的姓氏。
他和察哈爾的林丹大汗是姻親,妻子阿海哈屯是林丹汗可敦娜木鐘的親姐姐。林丹汗潰敗后,原屬察哈爾的部眾紛紛投奔他,一時之間,聲勢浩大,遂在1630年自稱車臣汗。林丹汗去世后,他希望能繼承其事業,致信給娜木鐘、額哲母子,希望他們投奔自己,表示自己會擔負起責任,重振蒙古汗國;同時給皇太極致信,希望滿蒙兩族能夠和平共處。
雄才大略的皇太極沒有給他一點機會,派多爾袞、岳托、薩哈廉、豪格統兵逼降娜木鐘、額哲母子,獲得蒙元傳國玉璽,又將女兒馬喀塔許配給額哲。然后利用額哲的蒙古正統身份招降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臺吉,命他們尊奉自己為全蒙古的博格多汗。
原先臣服車臣部的漠南蒙古各部紛紛投清,令碩壘在漠北延續蒙古汗庭的想法破滅。在巨大的壓力下,不得不在天聰九年(1635年)底,遣使前往盛京向清國貢獻方物。來而無往非禮也,皇太極派衛寨桑回訪車臣部,奸詐的衛寨桑表面客氣,卻一邊責令他與明朝斷絕關系,一邊籠絡引誘離間車臣附屬各部。
在滿洲巨大的野心和壓力面前,整個喀爾喀蒙古聯合起來,碩壘汗響應扎薩克圖汗素巴第的倡導,參與簽訂了《蒙古——衛拉特法典》,共同抵制清國。
對漠北三汗抱有極大戒心的多爾袞執政后,在張家口、古北口限制喀爾喀蒙古的貿易活動。利益受到損害的碩壘汗在順治三年(1646年)正式向滿清露出獠牙,策劃了騰機思叛逃事件。他出兵三萬,與土謝圖部兩萬大軍共同幫助騰機思迎戰清軍。結果五萬多大軍被萬余清軍殺得大敗,不得不向清國請罪求和。
這場大敗令八旗兇威名揚漠北,也令碩壘的蒙古大汗之夢徹底破滅,從此不得不在各種勢力之間的夾縫中求生存。即使如此,他也拒絕向沙俄臣服并備戰沙俄;表面上與衛國交好,可當蘇勒坦想以“伊克明安”取代“孛兒只斤”、做全蒙古的蓮大可汗時,他拖延著只派了個微不足道的小官觀禮,堅守住了自己的底線,也守住了車臣汗部的尊嚴。
如今,老英雄帶著未能統一全蒙古的遺憾即將離開人世,更遺憾的是,他的三個大兒子先他一步回歸了長生天的懷抱,為了防備外敵,四兒子本巴、第五子巴布、六兒子唐古特額爾德尼各自統兵守衛著東、南、北部邊境,只有老妻阿海哈屯(俄國人稱其為太喀或太卡女王)留在身邊。
“阿海,我不行了,長生天在召喚我”,老汗王喘著粗氣,艱難地說。
“不,大汗,您一定會好起來的,我還等著您帶我去獵鹿呢”,阿海哈屯眼淚汪汪。
“莫要哭,人總是要死的。趁我還活著,有些事必須要交代”。
“大汗,您說吧,我聽著呢”,阿海哈屯止住哭,認真聆聽丈夫最后的遺言。
碩壘汗面上閃過病態的紅,似乎有些羞愧,掙扎著說:“阿海,你是我最愛的女人,照理說應該讓咱們的兒子唐古特額爾德尼繼大汗之位,可他太年輕難以服眾。如今車臣部夾在各大勢力之間,稍不小心就要被人吞并,必須選一個成熟穩重有威信的繼承人才好”。
阿海哈屯楞了會兒,哭泣著說:“您的心意我明白,我立即派人召巴布回來承襲汗位”。
“謝~謝謝~”碩壘汗攥緊老妻的手,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