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無良知縣說首輔
第435章無良知縣說首輔
西寧伯祁廷諫是個很和善的人,沒有什么大的野心,只想保住老祁家在西祁的地位,雖是土族然而九世明臣,對大明還是有感情的。所以,當李闖的大將左金王賀錦進入西寧后,他組織人馬奮起反抗,部分是為大明盡忠,最主要的還是想保住祁氏在西祁的榮華富貴,賊過如梳,兵過如篦,若是讓賊寇入了西寧城,還能有老祁家的好?
為了家族利益,這位寧可歸順衛國,也不愿意投降李闖。誰知衛國的乾元皇帝年紀不大,手腕卻老練狠辣,一入西寧便任命官吏、編戶齊民,取消了祁氏世任的西寧衛指揮使一職,同時又安撫老祁家,封爵授官,封其為西寧伯,兒子祁興周為總兵,幾個子侄輩都有了官身,可不是土官,而是有俸祿的正經爵位和官職。恩威并用下,他心甘情愿地做起衛臣。
原以為皇帝掌控西寧后,自己不會再得重用,只能掛個閑職了此殘生。不料乾元陛下胸懷廣闊、無邊無際,竟任自己為新成立的明國彰武朝廷首輔,由二等伯晉為一等伯。陛下還有暗示,若能成功替朝廷掌控彰武朝大權,封侯指日可待。
大餅很誘人,想吃到嘴里卻難!那彰武國王朱識錛也是個英明睿智的豪杰,文有李世英、米國珍、許不惑,武有趙光瑞、李明義個個忠心耿耿,想架空此人,真的很難!九世明臣的祁廷諫在面對老朱家的子孫時,心里總發虛,不但未能完成乾元帝交給的鉗制彰武的重任,反而處處被彰武國王牽著鼻子走。那位殿下對他極不放心,就連出征也要帶著他隨征,說是請教兵事,實則監視。雙方幾次掰手腕,祁廷諫均落了下風。為此,皇帝陛下極其不滿意,多次下密旨訓斥。這樣下去,別說封侯,能保住頭上的烏紗便算不錯!
固原大捷后,彰武國王在軍中的威望日隆,想完成任務,愈發難矣!完不成圣命,皇帝陛下又如何饒得了自己?祁廷諫心中煩悶,郁郁寡歡,不知內情的還以為他是在為明軍久攻六盤山不克而煩惱。
“首輔,米脂伯有信使到”,正煩惱著,親衛入帳稟報。
“米脂伯?”祁廷諫一愕,渾然想不起從哪冒出個米脂伯。
“就是陜北大賊王永強的弟弟王永鎮,當年歸順咱們大衛時被皇帝陛下親封為米脂伯”,親衛提醒。
“哦,是他喲”,祁廷諫恍然大悟,心中卻詫異,陜北榆林軍的當家人不是王永強嗎?怎么王永強不差人來,而是王永鎮派人來?莫非是有什么變故?當官的城府都深,雖然心中疑惑,卻不外露,淡淡地吩咐,“帶其進帳,多派些人在帳外把守,莫讓人偷聽”。
“是”。
來人入帳,是個白白凈凈的胖子,舉止文雅,顯是讀過書,未曾開言先露笑臉,那笑容很和藹,怎么看怎么舒服。“下官洛川知縣左射斗拜見元輔”,聲音溫暖,彬彬有禮。
“洛川知縣左射斗?吾此前怎么從未聽說過榆林軍中有汝這號人物啊?”一聽是個小知縣,祁廷諫的態度傲慢起來。
“下官本是大明的知縣,韃子打來時,為保全縣百姓性命,不得已才降清。王師重回洛川時,下官毅然響應王師,蒙米脂伯不棄,負責營中的文案”。
什么不得已才降清、毅然響應王師,不過就是根墻頭草,風吹兩邊倒。祁廷諫心中不屑,懶洋洋地問:“米脂伯差汝來見吾,究竟為了何事呀?”
“我軍在美原戰敗,榆林侯、延長伯戰歿,偽平西王吳三桂趁勝北上奪了榆林,米脂伯屢敗屢戰后撤至寧夏后衛,派下官來見您,是想向大衛朝廷求援”。
“什么!榆林軍戰敗,王永墻、高友才陣亡?”祁廷諫大吃一驚,“須防清軍趁勝襲取寧夏,走,快隨吾面見彰武殿下”。
左射斗卻不肯去,“元輔差矣,吾等是向大衛朝廷求援,可不是向彰武求援。榆林侯臨終曾言‘彰武量小,難成大器’,是以米脂伯只愿投大衛,不愿投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