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血戰美原慨而慷(上)
表面上看,形勢對吳三桂不利。他的另外兩路大軍還待在洛川附近沒來得及返回,只能依靠自己直接掌控的左路軍,以兩萬三千對三萬,兵力上落了下風。可吳三桂卻充滿必勝的信心,這種信心來源于官軍對流賊天生的優越感。想當初關寧軍也曾和流賊交過手,千余騎兵便能殺得數萬人落荒而逃。如今自己的兵力只比對方略少些,豈有不勝之理?
不過,奸詐陰險的他并不愿意輕易消耗自己的嫡系軍隊。將總兵張天福、游擊盛嘉定的綠營兵馬擺在第一線,以心腹將領吳之茂、張國柱、王屏藩為第二陣,自領次子吳應麒、夏國相、胡國柱、高得捷等為第三陣。
至于皇父攝政王派來監視他的李侍衛,他不敢得罪,安排在自己身邊督戰。
“傳令各軍,待王賊的部下抵近時再射,務必射得賊人聞風喪膽”,吳三桂沉著下令。他對自己的弓箭手、銃手很有信心。根據經驗,流賊的裝備大多很差,尤其缺少弓箭這類中遠程打擊兵器,所以決心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射他個稀里嘩啦。
理倒是這么個理,可王永強部與其他的流賊不同。陜北民風剽悍,邊民多善騎射;況且王部軍士大多是大明朝邊軍出身,有豐富的與蒙古人、官兵、其他流寇作戰的經驗;在寧夏時,又從衛國手中購買了大量戰馬和軍械,所以弓箭手的數量并不比吳軍少,甚至還有火炮和火銃。
“榆林侯,前方有韃子”,延長伯高友才向王永強稟告。
“沒想到額馬不停蹄地行軍,還是被韃子追上了。這個吳三桂不簡單呀!”王永強贊了一句,沉著下令,“將各軍的弓手集中起來。等會進攻時,刀盾手在前,弓手布于刀盾手之后,進入最佳距離后再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