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兵臨土爾克斯坦
第396章兵臨土爾克斯坦
哈迪爾總督出身于中玉茲乃蠻部,年輕時因為武藝高強,入選侍衛,漸成兩任大汗心腹,擔任東方總督一職,其部四千多人原屬哈薩克最精銳的東方軍團,是守衛伊犁河口的主力。長期的戎馬生涯,讓他的身材保持得很好,五十歲的年紀身形頎長,絲毫沒有同齡人常見的將軍肚。
秋風蕭瑟,身著戎裝的柯剌亦爾部巴圖爾凱賽爾急匆匆跑來稟報,“埃米爾(突厥語,即“首領、統帥”),有沙里烏孫部的敗兵逃回,說是衛軍已經攻破沙里烏孫部,正往大營而來”。
哈迪爾眉頭微皺蹙,“烽火呢?為什么不見烽火?”
“我詢問了敗兵,說是衛軍趁清晨起霧之時發起的攻擊,點燃烽火卻看不見”。
“這些衛拉特人恁的狡猾,快,吹號聚兵,敵人馬上就要來了”,哈迪爾嘶吼道。
“嗚~嗚~嗚~”悠長的號角聲穿透蒼穹,向世人訴說著戰爭的可怕。
一隊隊士兵隨著號角走出營寨,沒有什么柯剌亦爾部、素宛部、阿勒班部、沙里烏孫部士兵,有的只是哈薩克鐵騎。
雖然時間緊迫,哈迪爾總督依然盡到了統帥的責任,迅速組織部下按“三三五五四五”排列,將自己直屬的四千五百名最精銳的勇士擺在最前面的兩陣,后面四陣則列著各部落的勇士。
作為一個有著濃重部落聯盟色彩的封建汗國,哈薩克的大汗并不需要太多的銀子為自己的軍隊添置裝備。他們依然保持著蒙古的傳統,響應汗王征召的勇士們需要自備包括坐騎、武器、盔甲、糧食在內的家伙什,爬山涉水到預定的集結點,接受大汗的檢閱。大汗親自或命人檢閱過人數和裝備后,頒發給他們旗幟,便直接開拔奔赴前線。
這種自帶裝備的原則,大大減少了戰爭費用,讓汗國有財力發動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可也讓哈薩克軍隊的裝備五八門。貴族子弟著板鏈甲、戴有瓔珞的奇恰克頭盔;富家子弟穿鎖子甲罩衣、戴鍋蓋鎖甲盔;中等平民子弟穿銅釘綿甲、戴毛皮半盔;貧民和奴隸只能穿舊袍子和破氈帽。
軍隊的裝備不統一,直接導致軍械維修補充困難。楊吉爾汗繼位后一直想打造一支有著統一裝備的常備軍,限于國家的財力,也只打造了數萬精銳。為了壓服各地的反對者,不得不將這些精銳派往各地駐扎。這就導致哈迪爾總督的近一萬七千大軍中,只有四千五百正規軍。即使是這些正規軍,身上的甲胄也依然不統一,隨著火器的普及,大部分士兵著甲,也有部分士兵著板甲、碟甲之類的鐵甲。長槍兵、刀盾兵、弓箭手成隊列著,隊列倒是齊整。
巴濟巴布、札木畢二將帶著四千勇士殺了過來。雖然衛軍大多數也是由各部落臨時征召的士兵構成,也按照蒙古的傳統,自配武器裝備。但衛軍的正規戰兵:禁軍的武器裝備卻是由朝廷統一配備的,普通士兵著甲,軍官著鐵甲,刀槍火器俱統一配備。擔任京師和皇宮宿衛的禁衛軍裝備更是好于其他的禁軍,這四千人中,居然配備有十五門橐馱炮,一千騎重甲。
這個時代,由于火器的普及,重甲騎兵漸漸不再流行。不過蘇勒坦還是命人裝備了一批。畢竟他目前的主要對手還是火器化水平不高的蒙古各部,這些重甲對弓箭、輕騎依然具有重大優勢。
“轟~轟~轟~”雙方的炮兵開始射擊,因為靠近布哈拉、撒馬爾罕等軍火交易中心,哈薩克軍隊還是有炮的。“嗷~嗷~嗷~”札木畢連人帶馬身著重甲,沖向面前的敵人,身后是一千重騎和三千輕騎。“嘭”,巨大的慣性將對面之人撞得飛起。
一千重騎發揮了重要作用,迅速沖破哈薩克的輕騎兵隊列。沖破第六層后,雙方的騎兵重新整隊,準備再戰。恩和巴圖、巴雅爾領著四千兵馬忽然殺至,這令正在整隊的哈薩克軍隊腹背受敵,陣角大亂。
哈迪爾總督還想掙扎,眼簾里忽然出現了一桿巨纛,一面繡著龍,另一面繡著獅,象征著纛的主人在僧俗兩界的崇高身份。整個衛拉特乃至全蒙古,打這桿龍獅大纛的,唯有蘇勒坦一人。他來了、帶著特古斯朝克圖、色布騰和一萬中軍,氣焰囂張地來了。
“不好,蓮汗親自到來”,一見這大纛,大玉茲阿穆爾汗便知是蘇勒坦法駕親臨。按他的想法,皇帝親征,衛軍必然傾巢而至,人數不會低于十萬,不由得起了保存實力逃跑的心思。“撤,快撤”,狂吼一聲,率三千康里戰士馭馬飛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