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斬草除根任春風
“陛下,該如何處置塔爾寺?”萬戶長脫里請示。
“塔爾寺?不,塔爾寺已經不存在了”,蘇勒坦冷笑,“傳朕的諭令,立即查封塔爾寺及其各屬寺的財產收歸國有,寺廟原有的屬民一律編戶齊民,分給牧場牲畜田地,寺中的僧人責令還俗,不肯還俗者,流放至拉達克”。
查封塔爾寺財產,表面上看是政治需要,其實更是經濟需要。畢竟,打仗是極耗銀子的,必須想方設法籌集到充足的經費。效果立竿見影,衛軍查抄塔爾寺,不僅查抄了價值十五萬兩銀子的各類珍寶,還得到了大量牧場良田。
蘇勒坦嘗到甜頭后,又打起了格魯堡壘郭隆寺的主意。聽說那郭隆寺香火比塔爾寺還盛,值錢的東西肯定更多!皇帝諭示部下: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唯有查抄郭隆、塔爾二寺,青海方能穩定。
郭隆寺,號稱“湟水北岸諸寺之母”,依山傍水,環境幽靜,氣勢恢宏。最妙的是,寺與山層層疊疊,渾然一體。
雖然成寺才四十一年,于格魯派的意義卻非同小可,已成為派中一座堅強堡壘。前兩世三大寺法臺索南嘉措曾來此地講經傳教、授記建寺;上一世三大寺法臺云丹嘉措、扎什倫布寺法臺羅桑卻應吉堅贊指派達波扎倉寺住持嘉色上師主持修建。無數高僧大能在此留下傳說。比如,寺前矗立的十八座小山峰是首任寺主嘉色上師從雪域帶來的十八羅漢所化,等等。
最大的傳說莫過于馬爾康東科寺的東科爾三世多居嘉措大和尚奪舍重生一事,因為活生生就發生在眼前,為格魯派吸引來無數土漢藏回各族信徒,一舉壓制其他各派,雄立于青海。
寺院點綴在山間,各個殿堂鑲嵌在陡峭的山崖上,蒼翠的松柏參天挺拔,郁郁蔥蔥。山嶺、古樹、殿堂交相輝映,更增添了莊嚴、肅穆和恬靜的氣氛。沿著石階緩緩而上,猶如置身于云霧之中,飄飄欲仙。
寺前一佛塔高聳入云,入寺便是大經堂,一手炮制了奪舍傳說的郭隆寺法臺卻藏·南鑫宦覺尊者正在大經堂內講經,徒子徒孫濟濟一堂。往常尊者講經,口燦蓮,信徒們聽得如癡如醉。可今日尊者講《般若經》,居然多次講錯,心神不寧。有知道內情的老和尚,明白尊者是擔心派去支援塔爾寺的五千僧兵安危,卻無法為其分憂,惟有端坐聽講,于無聲處等待。
“尊者,不好了,我軍敗了”,納切上師渾身是血地闖了進來,驚擾了大經堂內的授課。
“什么!”眾僧聽完大恐。
卻藏·南鑫宦覺尊者卻迅速恢復了鎮定,沉著地下令,“我這就修書給西寧衛指揮使祁廷諫,請他看在同為土族的份上發兵救援。在此之前,一定要守護好郭隆寺!將本寺的僧人和屬民全都武裝起來,依山據守,各屬寺的僧人和屬民,全部往本寺集中”。
九月八日,郭隆寺之戰打響。
衛軍前鋒脫里、鄂博堆烏朗海、哈納克土謝圖等部迅速前進,在離郭隆寺二十里的哈拉直溝遭到格魯信徒的攔截。手持棍棒的僧俗,怎么能和披堅持銳、訓練有素的正規軍相比?衛軍奮勇沖殺,攻占三座山嶺,搗毀六座營寨。隨后乘勝向郭隆寺方向開進,沿途又搗毀五座營寨。殺聲振天,血流成河。
九月十三日,衛軍殺到郭隆寺下,再遭四千余僧兵頑抗。
“放火燒山”,蘇勒坦見山勢陡峭,為了減少傷亡,下了道陰損的命令。衛軍先點火燒居室,逼出僧兵,僧兵逃往山谷躲藏后,又放火燒山林,殺死三千多人,寺中院落盡數焚毀。此戰極慘,史載,“焚所居室。至寺外,賊伏山谷間,聚薪縱火,賊殲焉。殺賊三千余,毀寺,誅其渠”。
卻藏·南鑫宦覺尊者、納切上師領千余名叛軍藏在寺后山林中,實在抵擋不住,遣使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