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蒙古之君何需封(下)
第233章蒙古之君何需封(下)
嗤!”
蘇勒坦在心里嗤笑一聲,越發輕視多爾袞。視他這般敕封,其實是將底牌泄露給了自己,表明這位攝政王一心想的便是入關問鼎中原,無意與自己發生戰爭。也難怪,如今他正與濟爾哈朗、豪格一幫人爭斗,極需立大功樹立威信。蒙古部落,八旗兵打得多了,就連林丹大汗都被其擊敗,打自己立不了威,想立威便得拿下漢人的國都北京。
所以,現在他們騰不出手來對付輝特部,也不愿意與輝特部打仗,即使自己稱帝,那位攝政王大概率也只會隱忍。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怕的呢!若是皇太極,必然不會輕易冊封自己,而是或者派出使臣聯絡其他部落,或者屯兵于喀爾喀,讓自己因為摸不準態度而不敢輕舉妄動。多爾袞啊多爾袞,汝終究不如皇太極!
想通此節,蘇勒坦心怒放,喜形于色。宰桑古爾、烏爾滕暗暗點頭,皆以為敕封的冊文起到了作用,這土酋是高興的。
“咳!”
宰桑古爾威嚴地咳嗽了一聲,“薩茹拉畢立格汗且莫急著高興,圣上還有一道敕諭要訓誡于汝”。
“訓誡予?”
蘇勒坦冷笑,不陰不陽地吐出了一個字:“念”。上一道敕書,他是跪著接的,這一道敕諭,他居然昂然挺立,楞是不跪。
“好膽!”烏爾滕便要斥責,卻被宰桑古爾死死地勸住。又展開圣旨,大聲宣讀起來。
皇帝敕諭薩茹拉畢立格汗蘇勒坦
朕恭承
天命,君臨萬邦,凡日月山河,莫不遵稟朕命。咨爾蘇勒坦,昔年割據漠西,妄自尊大,徒仗兵強,不尊天朝,攻掠友邦。后知悔悟,不遠萬里,懇請內附。天朝有好生之德,故準爾職貢。然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心不足,巴蛇吞象。朕聞爾新近攻伐葉爾羌、青海、康絨、烏斯藏,掃滅諸雄,奄有其地,溝壑難填,竟欲窺測神器、登高御極。嗟乎!小馬可拉大車耶?若此事為真,豈非效井底蛙,仰觀鏡天,不亦愚哉?
夫日月星辰,各居其位。眾星拱月,方得安寧。試問天下,豈有小邦叛大國之理?爾若起狂悖之心,朕自有平亂之策,論文有孔孟文章,論武有孫吳韜略。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有何懼哉!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戰端一起,問罪之師,摧枯拉朽,玉石俱焚。爾民何辜,遭此荼毒?朕憐爾萬里來投,殊為不易,不忍兵戈相戕,傷天和用。
特遣禮部郎中宰桑古爾為正使,侍衛烏爾滕為副使,持節賷誥,敕諭于爾。爾既已得雪域,自宜銜戴皇恩,韜戈修德以樂邇余年,貽慶爾幼子,斯為永圖。若觸冒天朝,以煩天兵,既悔且晚矣!天鑒孔嚴,王章有赫。遵守朕命,勿得有違。倘若尋釁,朕必誅之。欽哉,故諭。
敬天勤民
順治元年九月二十六日
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