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誰云高處不勝寒(下)
第229章誰云高處不勝寒(下)
也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同意稱帝建國,那蘇圖、西日莫、劉好古、薛宗周、那日松、羅卜藏、昆噶敖德斯爾、班第達顧實、阿南達顧實等大臣紛紛上疏,力言不可急著稱帝。
他們都認為,當今的天下是清興明衰、兩強相爭之勢。輝特部雖然迅速崛起,實力增長很快,但畢竟是新興勢力,基礎不扎實,與明、清兩大強國比,遠遠不如。因此,應該在兩強之間左右逢源,積畜實力,而不應過早稱帝,引起兩強的注意。
對這觀點,蘇勒坦既覺得有道理,也并不完全茍同。的確,明國和清國的實力都遠遠強過自己。可明國去年在松錦大戰中被清軍擊敗,連主帥洪承疇都被俘虜了。今年又傳來消息,李自成在河南汝州殲滅陜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乘勝進占西安,正打算攻擊北京。可謂自身難保;清國雖然強大,可畢竟人口有限,又正忙著入關,無暇他顧。
表面上他們都很強,但實際上他們都沒有多余的力量管自己。既然如此,為什么不稱帝呢?雖然高處不勝寒,可登高一步也有無窮好處,一者可以凝聚國內人心,讓百姓有歸屬感;二者可以加強中央集權,建立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國家;三者如今是大爭之世,不光是明清兩強鼎立,西方也進入了大航海時代。大爭之世,不進則退。不趁著國勢蒸蒸日上時建國,何以立足于世界強國之林?
理是這個理,可想往上再登高一步,卻仍是千難萬難。無他,大可汗心中有忌憚,或者說有恐懼的人:滿清的崇德帝皇太極。
這個恐懼來源于后世各種各樣的電視劇。后世的電視劇將皇太極演得雄才大略、深不可測、手腕狠辣,自然而然地便令穿越客蘇勒坦心里有了陰影。穿越以后,雖然因為地理原因,他與這位崇德皇帝很少打交道,可在與其他衛拉特各部的爭鋒中,卻能明顯地感覺到那人的影子。
那人確實心機深沉、手腕了得,雖然正忙著征伐大明,卻并沒有忽略蒙古。不僅消滅了蒙元嫡脈察哈爾部,將漠南蒙古編成盟旗;還逼著漠北喀爾喀蒙古稱臣;又趁著衛拉特內戰,誘使準噶爾、和碩特和自己的輝特部稱臣。
他眼光長遠,看到大和尚們對雪域的影響力后,便封了一大批呼圖克圖,各大派都有,還虔誠地請這些大和尚來盛京宏法。一時間,滿清的使臣與各派大和尚的代表,川流不息、來往不斷。
去年,因為對蘇勒坦汗不肯罷黜各派、獨尊格魯不滿,格魯三大寺法臺阿旺羅桑嘉措派遣伊拉古克三呼圖克圖為代表,前往盛京(沈陽)拜訪清帝。皇太極立即率領親王、貝勒、大臣等出城迎接;還親自對天行三跪九叩之禮,說大和尚的到來是上天護佑大清的表現,因此要感謝上天。入城以后,這廝又親自到伊拉古克三等使者的住處探望,問寒問暖。當伊拉古克三等人朝見清帝并呈上大和尚寫給他的信件時,皇太極又站起來親自接受。一直款待使者足足八個月,才依依不舍地讓他們回去,還寫信稱贊兩位神僧“拯濟眾生”,“扶興佛法”,贈了厚禮。
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蘇勒坦正率軍與日喀則的藏巴汗對壘,阿旺羅桑嘉措大和尚派使者來見他,說大清崇德帝打算封自己為“西天大善自在佛”并請自己去盛京宏法,問可不可以接受封號去盛京。當時便驚得蘇勒坦在使者面前跳了起來,大聲吼道:“不可以!絕對不可以!”為了安撫大和尚,他立即布施了一大批財物給三大寺;又密令烏衣衛都千戶哈達密切監視兩大神僧的行蹤,絕不可讓他們去盛京。
事后,大可汗反應過來,自己還是年輕,上了大和尚的當了!若那阿旺羅桑嘉措大和尚真想去盛京,又怎會告訴自己此事?之所以告訴自己,不過是增加向自己施壓的籌碼,希望自己能獨尊格魯。
此事令他明白了,雖然距離遙遠,皇太極卻從未忽略過衛拉特。如果說國師汗、卻圖汗、白利土司、藏巴汗、巴圖爾琿臺吉、和鄂爾勒克琿臺吉這些人只是讓他忌憚的話,皇太極則讓他感到了深深的恐懼。這是一個極有戰略眼光的人,一旦自己稱帝,沒準會暫緩入關,先出兵攻打自己。因為捉摸不透皇太極可能的反應,他不敢立即登高一步,而是認真地閱讀大臣們的奏疏以作參考。
戶部尚書薛宗周的奏疏引起了他的注意,此人博學多才、性情耿直、清正廉潔,而且善于理財,前不久剛被任命為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臣薛宗周謹奏;為暫緩稱帝建國事:
臣聞諸臣勸進,曰:天生蒸人,樹之以君。陛下勵精圖治,掃蕩群雄,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兩儀,應命代之期,紹千載之運,中興之兆,圖讖垂典,當繼承大元遺志,登高御極,君臨天下。
臣本腐儒,茍全性命于亂世,蒙明主拔擢,恭為尚書,受恩深厚,常思報效。茲事體大,謹披肝瀝膽為明主言之,此臣忠于明主之赤誠也!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夫民生安樂,立國之本。民富國強,倉廩充實,則山河共戴,四海歸心。以此御極,天下莫敢不服。今連年征戰,生靈涂炭,軍民用度,常有不足。明主自問,輝特之民,富耶貧耶?倉廩之用,實耶虛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