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既得康兮復思絨(上)
第193章既得康兮復思絨(上)
“大汗,這便是白利魔官寨的地牢,里面足足關押了三百多格魯、薩迦、寧瑪的僧人,請問如何外置這些人?”攻破寨子后,部將賽罕發現了這地方,遂引著蘇勒坦前來察看。
長長的地牢修建在山中,一間間牢房低矮潮濕,里面的僧人神情木訥。有被關一年的,有被關兩年的,甚至有被關十年以上者,時間越長便越猶如行尸走肉。
“白利魔凌虐各派、阻止僧人宏法,實在可惡!將這些僧人都放了”,蘇勒坦覺得自己若要牢牢掌控康絨,必須收買人心,又傳令道:“設宴,朕要請上師們吃飯,這些年他們受苦了!”
“阿彌陀佛,大汗大慈大悲,真乃蓮生大士轉世”。
“是啊,大汗救我等出苦海,功德無量!”
“大汗,您真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呀!”
這頓飯吃得很有效果,眾和尚感激涕零,齊聲稱贊蘇勒坦是蓮生大士轉世、救苦救難的活菩薩。一時間,大可汗仁義的名聲播于康絨。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求他幫忙的人多了,各派的和尚們紛紛請求他歸還白利魔侵占的寺廟、良田、牧場、屬民和牲畜。平心而論,蘇勒坦對和尚們占有過多的財富導致國家稅收下降,是極其不滿的,對白利魔打擊各派、強化自身權力的作法發自內心的贊同。
不過,既然說人家是魔、自己是佛,就必須展現出與魔不同的佛門慈悲!
大可汗發話了:寺廟一律還給原先廟里的僧人;寺廟以前擁有的土地、牧場、人口、牲畜,如果能找到證明文書,一律發還原主。此令一下,又獲得好評如潮。然而,找到證明文書便歸還,也意味著找不到便不用還,大可汗其實是成功地玩了一個文字游戲。被關這么多年,財物洗劫一空,和尚們上哪找證明文書?沒有?對不起,這些土地、牧場、人口、牲畜是國家的也是朕的,不是你們的。
與衛拉特和雪域對寺廟的田地、牧場免稅不同,托白利魔的福,康巴地區的寺廟是要交稅的,而且稅率很高,達到了十之三。此時蘇勒坦統治下的領地,稅率不過十之二,已算重稅,不時有牧民和農戶為了少繳稅而自愿投靠寺廟當沙比納爾。寺廟雖然也收貢奉,但收得少些,平均十之一左右。既然白利魔開了向寺廟征稅的先例,他自然也能征,便征十之一吧,是自己領地正常稅率的一半。
表面上看,稅率僅是白利魔的三分之一,贏得了仁義的好名聲。事實上,這是在他的領地上開創了向寺廟征稅的先例。他希望先在康絨試點,慢慢地,全國寺廟都要征稅。這個年代,一般寺廟向屬民收的供奉是正常稅率的一半,即使只征正常稅率一半的稅,也能讓百姓通過投靠寺廟逃稅變得無利可圖,既減少了財政收入的流失,又增加了納稅土地和牧場面積。好事啊好事!
人的欲望永無止境,雖然蘇勒坦消滅白利土司后得到了整個康巴,然而他并不滿足,既得康兮復思絨,又打起了絨區的主意。作為成熟的政客,自然并不純靠蠻干,而是采取戰和兩種手段,逼迫嘉絨八部十八土司歸附。人域康巴,康巴地區出好兵。蘇勒坦從白利土司的降兵和俘虜中挑出了五千精壯,再加上五千葉爾羌降軍,命播魯只、艾山、姬際可統率,在爐霍屯兵。爐霍歷為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之重鎮,得之可以窺探道塢、小金、丹巴、打箭爐、雅江等地。絨區多山,愛兵如子的大可汗給播魯只下令:莫要輕易入山浪戰,保持威懾即可。對此,播魯只心領神會,并不攻打嘉絨人的山寨,只日日地在嘉絨人的家門口舉行軍事演習,耀武揚威。
大可汗手段高超,一邊施加軍事壓力,一邊又以壓促談,傳召嘉絨八部的土司們來白利官寨進貢稱臣。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嘉絨八部的各大土司齊集阿壩地區的雜谷城,商議對策。
穆坪土司堅參南哈、魚通土司丹怎扎克巴、瓦寺土司曲翊伸、巴底土司綽布木棱、單東土司魏珠布策凌、贊拉土司卜兒吉細等俱用眼瞅著雜谷土司桑結朋,“桑結朋結波,蒙古人兵臨嘉絨,是戰是和,您得拿個主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