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蓮花大士大慈悲
第188章蓮大士大慈悲
頭頂大士之名,事情便多起來。蘇勒坦攻下白玉,正準備趁勝向白利官寨進發,便來了兩撥和尚求見。
第一撥是目前屬于薩迦派的八邦寺堪布司徒·卻吉迥、德格土司卻吉·丹巴次仁等人,求見的目的是請求由薩迦改宗噶舉。
這事說來話長。八邦寺原本為噶舉派在康區的主寺,與楚布寺并稱為噶舉派兩大勝地。公元1290年,薩迦派的奧洛領兵焚燒止貢寺,史稱“止貢之亂”。八邦寺及分寺亦先后被燒毀,復建后不得不改宗薩迦。雖然改宗,可修的仍是原先的功法,外界仍以噶舉視之。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看在盟友藏巴汗的面子上,白利土司并沒有驅逐寺里的僧人,只是向他們征收賦稅。
卻吉迥堪布是虔誠的噶舉僧人,在新任德格土司丹巴次仁的支持下,打算重新由薩迦改回噶舉??蓡栴}是蒙古人打過來了,眾所周知,藏巴汗是蘇勒坦汗的死對頭,而噶舉派歷來是支持藏巴汗的,若是改宗,會不會觸怒蘇勒坦汗、為全寺引來殺身之禍?
兩人一合計,若是請求大可汗,多半兇多吉少,可若是請求大慈大悲的蓮生大士,此事也許還有希望。遂帶著一幫僧人、隨從求見。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求大士恩準”,卻吉迥、丹巴次仁頭磕在地上砰砰作響,額頭甚至磕出血來,令蘇勒坦不禁感嘆這個年代信仰的力量何其之大。也讓他暗自警惕,自己將來在雪域推行改革,勢必會觸犯各派利益,可得小心行事,一點一點地來,不然必有大亂子。
望著跪在面前的二人,他的心里其實已經琢磨明白:德格土司丹巴次仁是最早歸順自己的康區土司,給他一個面子有助于鞏固自己在康絨的統治;八邦寺是噶舉派勝地,若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持,可以分化支持藏巴汗的力量。所以,這個事應該同意。
同意歸同意,架子還得端著。大可汗望著二人,面沉似水,“朕聽說八邦寺信奉的是噶瑪噶舉黑帽脈、與藏巴汗的國師曲引多吉關系密切?”
卻吉迥、丹巴次仁一聽這話冷汗直流。
半晌,卻吉迥開了口,“大士明鑒,八邦寺并非只修習黑帽脈的法門,對紅帽脈和其他噶舉分支的功法均有涉獵”。
“是啊,大士,我等與藏巴汗、曲引多吉絕不是一伙的”,丹巴次仁也說。
見他倆如此緊張,蘇勒坦樂了,緊繃的臉色開始緩和,“兩位莫要憂慮。我佛慈悲,朕亦主張信仰自由,百姓僧俗信奉哪一派的教義法門,是他們的自由,朕絕不干涉。所以改宗一事無須經朕批準,汝等自行決定便可”。
“您同意了?”
“阿彌陀佛,大士慈悲!”
三百多年了,八邦寺終于恢復了自己的信仰。卻吉迥、丹巴次仁喜笑顏開,一個勁地稱贊蓮生大士大慈大悲。
同意八邦寺改宗,釋放出了極強的政治信號:偉大的蘇勒坦汗只反對藏巴汗,并不反對噶舉和其他各派。這個影響是極深遠的,就眼下看,至少影響了第二波來客、壤塘地區的覺囊派堪布們。
覺囊派是雪域的另一大派,起源于日喀則覺摩囊地區的彭措林寺,因其教義中的“他空見”學說與其他各派截然不同而遭到排擠,漸漸勢弱,不得不投靠勢力雄厚的噶舉派。這一代教主多羅那他與藏巴汗的國師曲引多吉是好友,與曲引多吉一樣,支持藏巴汗,同樣也得到了藏巴汗的支持,在日喀則混得風生水起,有復興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