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吹法螺欲伏妖魔(上)
第181章吹法螺欲伏妖魔(上)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再難,也總有人往上登。
昌都寺郎松奉了乃兄綽斯甲土司資立之命前往孜珠神山,拜訪孜珠寺法臺桑杰林巴。一路上但見白云籠罩著六峰峰頂,長長的石階在懸崖峭壁間蜿蜒,險峻巍峨,怪石嶙峋,奇山勝景,美不勝收。
他情不自禁地向座落在第三峰上的瓊布孜珠寺望去。山太高,唯見一個小小的黑點?!碍偛肌痹诓卣Z中,意為大鵬鳥;“孜珠”意為六座山峰;瓊布孜珠寺,意思是像大鵬鳥一樣座落于六峰之巔的寺廟。
這六峰各有寓意:第一峰,“如意珍寶”;第二峰,“無垢水晶”;第三峰,“能見空性”;第四峰,“遂心所嘉”;第五峰,“不變雍仲”;第六峰,“極大頂端”。傳說,六峰代表著六種精神:付出、承諾、接受、堅持、靜定、智慧;又傳說,六峰象征著觀世音菩薩以慈悲與智慧普度六道眾生。
無數廟宇、經堂穿插其間,眾多高僧曾在峭壁上的山洞中修行。雍仲苯派的開山祖師幸饒彌沃佛祖、辛美祖普、東炯、占巴南喀、才旺仁曾、羅丹尼布、蓮生等大能在山中留下圣跡,手印、腳印、佛像、壇城、真言令人目不暇接。
“妙哉!難怪幸饒佛祖在此傳法,這孜珠山六峰果然靈氣充沛,處處佛光普照!”郎松喃喃地驚嘆。
“叭”,一枚小石子打在了他的頭上。
“阿彌陀佛,猴菩薩莫要淘氣”,他笑道,以為遇到了居住于山腰處的藏獼猴。
雪域的百姓對這些猴子是極尊重的。相傳在遠古時期,山南地區的一只獼猴拜了觀世音菩薩為師。一位羅剎女喜歡上了猴子,求愛遭拒絕,便威脅說如果不娶她,她就要自殺,并且轉世成魔鬼,日殺萬有情,夜食千生類,使整個藏地變成魔鬼的世界。猴子不得已娶了羅剎女,結婚后生下六個小猴,從而發展出塞、穆、董、東、扎、珠“六人種(六氏族)”,為了解決食物,猴子們開始種糧食,又因吃了糧食,尾巴變短,并能說話,遂變成了人。這就是藏族先民的來歷。
既然認為猴子是自己的祖先,郎松對這些猴菩薩自然是極友好的,不做理會,繼續登山。
“叭”,又是一顆小石子,射中了他的脖子。
“猴菩薩,你再淘氣,小僧要發火了”,他搖了搖頭。
“叭”,這回小石子擊中了他的耳朵。
“孽障,怎敢無禮”,和尚動了火氣,張牙舞爪地準備嚇唬猴子。不料找尋半天,除了山石樹木,未見任何動靜。
“真正是作怪!”
他正疑惑,后背又挨了一顆石子。“不好,莫不是遇到了妖魔?這可是佛門圣地,敢來這兒惹事的定是大妖!”想到這里,毛骨悚然,喃喃地念起降魔法咒。
“噗嗤!”隨著一聲笑聲,大樹上輕飄飄落下一個人影。約莫三十歲左右,身體干瘦,尖嘴猴腮,倒真像只猢猻,身上穿著苯派弟子常穿的黑色僧袍,一頂精致的白色“噶爾莫澤杰”法帽,顯示出他的身份:堪布(住持或者高級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