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僰道危急
原因就是因為性價比。
只有攻破了城門,大軍才能成建制的進入城池,從而取得攻城戰的勝利。對城墻的突破之所以還是以城門為核心,本質依舊是為了能夠在突破城墻后趁勢席卷關廂,打開城門。
在這種戰爭模式下,三面鄰水的僰道無愧堅城之稱。
本來這等堅塞之城,又有忠心耿耿的嚴顏把守,自然不虞淪陷。即便堅持不住,那也至少得是一年半載的時間,逼的城中缺糧少藥之后的事情了。
可誰讓嚴顏遇到的卻是劃時代的配重投石機呢。
投石機這東西,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可東方卻一直沒有在機械上下功夫,反倒是誤入歧途,只一昧的想著增加人手。
可人配合再嫻熟,也終究不是一個人,發力的時間和大小都有差別。
這在力量上的分散也就罷了,最為致命的是還會嚴重影響投石的命中率,尤其是這種影響還是無規則影響,使得彈道和落點完全沒法預測。
而配重投石機就不一樣了,這種投石機配重幾乎一模一樣,別說是同一臺機器了,就是在同一個規格的投石機中,配重以及數據都能通用,最多只需要進行一定的微調。
這使得投石命中率大大提升,更能達到投石同一目標的程度。
如此一來,攻城方法又有了巨大的變化,除了攻打城門外,還開發出了攻打城角的策略。
諸葛亮與陸遜商議之后,決定雙管齊下。
以八架配重投石機以及二十四架投石車布置在正面,猛攻城門為核心的兩百步城墻。又以八架配重投石機配二十四架投石車分做兩部四撥,分別配置在左右兩翼,形成夾角掃蕩城角。
如此一來,在城東角處,東墻和南墻各自受到兩架配重投石機以及六架投石車的夾狀猛攻,使得城內生力軍根本沒法越過被投石封鎖的區域增援城角處。
嚴顏此時已經退至城中高樓,前面城門處落石如雨下,城樓都已經被砸的七零八落,哪里還能站得住人。
嚴顏倉促下令士卒退至城下,并征發青壯,于城內堆土成坡,然后將投石車置于其上,企圖以此反擊。
只是城中只有普通投石機,原本置于城頭,射程都不及配重投石機,更別說如今城頭的投石機悉數都被摧毀,剩下的哪怕放在城內土坡之上,射程也是完全夠不到城外劉封軍的配重投石機處,倒是勉強給突前配置的投石車造成了一定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