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亂局之中謀新篇,曙光乍現啟新程
擊退西域部落聯盟的進犯后,中原王朝的邊境暫時恢復了平靜,可國內局勢依舊復雜。朝堂之上,改革派與保守派的博弈仍在持續,暗流涌動。而民間,經過連年征戰,百姓雖對和平充滿渴望,卻也因戰爭創傷和改革帶來的生活變動,內心忐忑不安。
諸葛逸在朝中四處奔走,聯合支持改革的官員,試圖進一步推動改革深入。他深知,只有讓國家變得更強大,才能從根本上抵御外敵。這日,他約了幾位志同道合的官員在府邸密談。
“諸位,當下局勢看似平穩,實則危機四伏。朝堂上保守派勢力仍在阻礙改革,我們必須想個萬全之策。”諸葛逸眉頭緊鎖,神色凝重。
一位年輕官員義憤填膺道:“這些保守派只顧自身利益,全然不顧國家未來。諸葛大人,我們不能再任由他們這般胡作非為!”
另一位資歷較深的官員沉思片刻后說:“諸葛大人,我覺得我們可以從民生入手。將改革帶來的實惠,如農業增產、商業繁榮的成果,實實在在地展現在百姓面前,贏得百姓支持。百姓的呼聲高了,保守派自然難以再肆意阻撓。”
諸葛逸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光亮:“此計甚妙。我們可組織官員深入民間,宣揚改革成果,傾聽百姓心聲,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同時,加快推進經濟改革,讓更多百姓受益。”
眾人又商討了諸多細節,直至深夜才散去。諸葛逸望著窗外的夜色,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將改革進行到底,為國家和百姓謀福祉。
蕭宇則全身心投入軍隊整頓。他深知,戰爭隨時可能再次爆發,只有打造一支更精銳、更強大的軍隊,才能守護好國家。他重新調整軍隊編制,將擅長不同作戰方式的士兵進行優化組合,提升協同作戰能力。還選拔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將領,委以重任,為軍隊注入新的活力。
在一次軍事演練中,蕭宇看著士兵們整齊的步伐、熟練的戰術動作,心中滿是欣慰。但他并未因此滿足,對士兵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士們,今天的演練大家表現不錯,但戰爭瞬息萬變,我們絕不能有絲毫懈怠。每一次訓練,都要當作是在真正的戰場上,只有這樣,當敵人來襲時,我們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士兵們齊聲高呼,士氣高昂。蕭宇明白,提升軍隊戰斗力不僅靠訓練,還要解決士兵們的后顧之憂。他向新皇上書,請求改善士兵待遇,增加軍餉,撫恤傷亡士兵家屬。新皇準奏,這一舉措讓士兵們感恩戴德,軍心更加穩固。
與此同時,石云的情報網傳來消息,西方勢力和南方島國雖暫時未再有大動作,但他們在暗中與周邊一些小國頻繁接觸,似乎在謀劃著新的陰謀。諸葛逸和蕭宇得知后,不敢有絲毫大意。
“看來敵人賊心不死,我們必須做好應對準備。”蕭宇緊握著拳頭,眼神堅定。
諸葛逸沉思片刻說:“我們一方面要加強邊境防御,密切監視敵人動向;另一方面,要繼續開展外交工作,爭取周邊國家的支持,打破敵人的聯盟計劃。”
于是,諸葛逸再次派出外交使團,攜帶豐厚的禮物和友好的書信,前往周邊國家。使團成員憑借著出色的口才和智慧,向各國闡述中原王朝的和平理念,展示國家的實力和誠意。在他們的努力下,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小國,逐漸傾向于保持中立,甚至與中原王朝建立了更緊密的貿易關系。
在國內,隨著改革的逐步推進,經濟開始復蘇并繁榮起來。商業活動日益活躍,街道上車水馬龍,店鋪琳瑯滿目。農業方面,小樹和小草推廣的新種植技術取得顯著成效,糧食產量大幅提高,百姓的生活逐漸富足。看到這些變化,百姓們對改革的支持度越來越高,保守派在朝堂上的聲音漸漸被淹沒。
然而,就在局勢逐漸向好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打破了平靜。南方多地遭遇罕見的洪澇災害,洪水肆虐,沖毀房屋、農田,百姓流離失所。消息傳到京城,新皇震驚不已,立即召集大臣商議對策。
“諸位愛卿,南方洪澇災害嚴重,百姓受苦,我們必須盡快拿出應對之策。”新皇滿臉憂慮。
諸葛逸挺身而出:“陛下,當務之急是調運糧食和物資前往災區賑災,安置受災百姓。同時,組織人手搶修水利設施,防止次生災害發生。臣愿親自前往南方,指揮賑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