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暗潮洶涌危機伏,力挽狂瀾謀新途
朝堂的喧囂雖暫時落幕,可那暗藏的洶涌暗流卻愈發湍急。諸葛逸從朝堂返回府邸,還未坐穩,管家便匆匆來報,說朝中幾位平日里立場搖擺不定的官員求見。諸葛逸微微皺眉,略作思忖后,吩咐將人引至花廳。
待幾位官員落座,客套寒暄幾句后,其中一位王大人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諸葛大人,此次朝堂之爭,實在驚險。雖說陛下圣明,可往后這改革之路,怕是愈發艱難吶。我等都擔心,若再如此下去,怕是會惹來更多非議。”
諸葛逸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王大人所言,我亦明白。但諸位想想,若因些許非議便停下改革腳步,那國家如何富強?百姓又怎能安居樂業?如今這局勢,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另一位劉大人面露難色:“話雖如此,可保守派勢力也不容小覷。他們在朝堂根基深厚,若再聯合起來,我們怕是難以招架。”
諸葛逸目光掃過眾人,神色堅定:“正因如此,才更需諸位齊心協力。我們行的是利國利民之事,只要問心無愧,又有何懼?”
經過一番懇切交談,幾位官員的態度有所轉變,雖未完全表態全力支持,但也不再似之前那般猶疑。他們離去后,諸葛逸長舒一口氣,深知在朝堂爭取支持的道路依舊漫長且艱難。
與此同時,蕭宇正在沿海防線視察新建的防御工事。海風凜冽,吹過尚未完工的堡壘,揚起陣陣塵土。負責工事建設的將領向蕭宇匯報進展:“將軍,按照計劃,這一批堡壘半月內便能竣工。新的火炮也已運抵,正在安裝調試。”
蕭宇點點頭,目光望向遼闊海面,心中卻隱隱不安。他深知,敵人不會就此善罷甘休,這看似平靜的海面下,或許正醞釀著更大的危機。視察完工事,蕭宇又來到新建的水師訓練基地。士兵們正在進行緊張訓練,喊殺聲震天。蕭宇看著這些年輕的面孔,心中滿是期許,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訓練間隙,蕭宇將幾位水師將領召集起來,商討應對潛在威脅的策略。“根據石云傳來的情報,敵人很可能會卷土重來,而且手段或許更加隱蔽。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制定周全的應對方案。”蕭宇神色凝重地說道。
一位年輕將領起身道:“將軍,依我之見,我們可在沿海海域設置多道巡邏防線,一旦發現可疑船只,立刻上報。同時,加強水師的夜戰訓練,敵人若趁夜偷襲,我們也能應對自如。”
蕭宇贊許地點點頭:“此計可行。另外,我們還需改良戰船。我與云樹燈、盒子木商議過,他們正著手設計一種新型戰船,速度更快,火力更強,或許能在未來海戰中發揮關鍵作用。”
眾人又討論了許久,直至天色漸暗才散去。蕭宇獨自站在海邊,望著暮色籠罩下的大海,思緒飄遠。這場戰爭,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較量,更是智慧與謀略的博弈。他深知,只有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才能在未來的對抗中立于不敗之地。
京城之中,石云也在為收集情報忙碌奔波。他的情報網遍布各地,從市井小巷到朝堂高官府邸,都有他的眼線。近日來,他發現一些奇怪的跡象,有幾股不明身份的勢力在京城周邊頻繁活動,行蹤詭秘。石云敏銳地察覺到,這些勢力或許與西方勢力和南方島國有關,很可能是敵人派來的奸細,企圖在京城制造混亂,擾亂朝廷視線。
石云將這一情況匯報給諸葛逸和蕭宇后,三人立刻商議對策。“我們必須盡快查明這些勢力的目的和行動計劃。”諸葛逸說道,“京城乃國家中樞,絕不能有任何閃失。”
蕭宇沉思片刻:“我會抽調一部分精銳士兵,配合石云的人,加強京城周邊的巡查。一旦發現可疑人員,立刻抓捕審訊。”
石云接著說:“我也會讓情報網全力運轉,爭取從內部瓦解這些勢力,獲取更多關鍵情報。”
商議妥當后,三人各自行動起來。蕭宇回到軍營,精心挑選了一支百人小隊,詳細部署任務。這些士兵都是軍中精英,身手敏捷,忠誠度極高。他們換上便衣,分成若干小組,悄然潛入京城周邊地區,展開秘密偵查。
石云則利用自己在京城的人脈,從一些江湖人士那里獲取線索。這些江湖人士雖身份低微,但消息靈通,往往能知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經過一番努力,石云終于得知,這些不明勢力正計劃在京城舉辦的一場重要慶典上發動襲擊,企圖刺殺朝中重要官員,制造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