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朝堂明暗爭難休,家國危局共籌謀
旱災過后,國家在蕭宇與諸葛逸的努力下,漸漸恢復了生機,百姓生活重回正軌。但朝堂上的爭斗卻如暗流涌動,守舊派大臣對諸葛逸和蕭宇的敵意日益加深,他們視這兩人為眼中釘、肉中刺,認為新政的推行與諸葛逸的得勢嚴重威脅到了自身的利益。
一日早朝,一位守舊派老臣站出,清了清嗓子,神色嚴肅地說道:“陛下,臣有本奏。自諸葛逸擔任帝師以來,時常干預朝政,與蕭宇大人聯手,肆意推行新政,致使朝堂秩序混亂,許多傳統規矩被打破,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嘩然。支持新政的大臣們紛紛站出來反駁,一時之間,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新皇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看著朝堂上混亂的局面,心中滿是憂慮。
諸葛逸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諸位大人。新政推行旨在富國強兵、改善民生,自實施以來,商業繁榮,百姓安居樂業,科舉廣納賢才,國家人才輩出。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怎能說是擾亂朝綱?至于說臣干預朝政,臣身為帝師,為陛下答疑解惑,談論治國理政之策,乃是職責所在,絕無半點私心。”
蕭宇也緊接著說道:“陛下,守舊派大臣所言毫無道理。新政推行過程中或許存在一些小問題,但這正是需要我們不斷完善之處,而非全盤否定。諸葛大人一心為國,才華橫溢,他為國家出謀劃策,有何不妥?”
守舊派大臣見無法在言語上占到上風,心中不甘,便開始暗中謀劃,企圖尋找機會給蕭宇和諸葛逸致命一擊。他們買通了一些宮中太監和宮女,密切監視兩人的一舉一動,試圖找出他們的把柄。
與此同時,南方海域的海盜又開始蠢蠢欲動。他們得知中原王朝剛經歷旱災,國力有所損耗,便糾集了大批人手,準備再次進犯沿海地區。沿海百姓人心惶惶,紛紛向朝廷求救。
蕭宇和諸葛逸得知此事后,立即進宮面見新皇。蕭宇神色凝重地說:“陛下,南方海盜猖獗,若不及時剿滅,沿海百姓將深受其害,海上貿易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諸葛逸接著說道:“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加強海防力量,整頓水師。我們可以從各地抽調精銳水兵,充實水師隊伍,同時改良戰船和武器裝備,提高水師的戰斗力。”
新皇點頭道:“愛卿所言極是,此事就交由你們二人負責,務必盡快解決海盜問題,還沿海百姓一片安寧。”
蕭宇和諸葛逸領命后,立刻著手籌備。蕭宇負責調兵遣將,從內地挑選了一批身強體壯、水性良好的士兵,日夜操練,訓練他們海戰的技能;諸葛逸則專注于戰船和武器的改良。他召集了國內頂尖的工匠和發明家,日夜鉆研,最終研制出了一種新型戰船,這種戰船速度更快、機動性更強,且裝備了威力巨大的火炮。
在籌備過程中,蕭宇和諸葛逸還加強了情報收集工作。他們派遣了大量的密探混入海盜內部,了解他們的兵力部署、行動路線和作戰計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終于掌握了海盜的詳細情況。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出擊剿滅海盜時,朝堂上的守舊派大臣又開始興風作浪。他們聯名上書,彈劾蕭宇和諸葛逸,誣陷他們在籌備剿滅海盜的過程中貪污軍餉、濫用職權。新皇接到奏章后,心中疑惑,便下令徹查此事。
蕭宇和諸葛逸得知被彈劾后,心中憤怒不已。他們知道這是守舊派大臣的陰謀,但此時剿滅海盜迫在眉睫,他們不能因為此事而耽誤戰機。于是,他們一邊配合朝廷的調查,一邊加緊籌備海戰。
調查過程中,守舊派大臣不斷給負責調查的官員施壓,企圖讓他們編造證據,坐實蕭宇和諸葛逸的罪名。但負責調查的官員秉持公正,經過一番深入調查,最終查明蕭宇和諸葛逸并無貪污濫用職權之事,守舊派大臣的陰謀未能得逞。
此時,剿滅海盜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蕭宇和諸葛逸率領水師,浩浩蕩蕩地駛向南方海域。他們根據事先掌握的情報,在海盜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
當海盜的船隊進入埋伏圈后,蕭宇一聲令下,水師戰船如猛虎般沖了出去。新型戰船的優勢立刻顯現出來,它們速度快,靈活穿梭在海盜船隊之間,火炮不斷轟鳴,打得海盜們措手不及。海盜們見勢不妙,企圖逃跑,但退路已被截斷。
經過一場激烈的海戰,海盜們損失慘重,大部分海盜被殲滅,剩余的紛紛投降。蕭宇和諸葛逸成功剿滅了海盜,凱旋而歸。
回到京城后,他們受到了百姓的熱烈歡迎和新皇的嘉獎。守舊派大臣見此情景,心中雖有不甘,但也不敢再輕易挑釁。
然而,蕭宇和諸葛逸清楚,朝堂上的爭斗不會就此結束,國家未來還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但他們毫不畏懼,他們將繼續攜手,為國家的繁榮昌盛、百姓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奮斗,在這風云變幻的時代,為國家撐起一片安寧的天空,迎接新的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