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昌隆國運啟新篇,駭浪掀天再領航
旱災過后,國家逐漸從災難的陰影中走出,百姓生活慢慢恢復生機。田野里再度泛起新綠,集市上又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但蕭宇清楚,此次旱災暴露了國家在應對自然災害能力上的短板,也意識到在發展進程中,國家面臨的挑戰遠不止于此。在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的同時,他開始謀劃更為長遠的國家發展戰略。
蕭宇把目光聚焦到了國家的醫療體系建設上。在旱災期間,因缺醫少藥和惡劣環境,不少百姓染病卻難以得到有效救治。這讓蕭宇深刻認識到,完善的醫療體系是保障百姓生命健康、促進國家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
他著手對全國的醫療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在京城,擴建并升級了太醫院,使之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醫學中心。太醫院廣納天下名醫,不僅有精通中醫經典理論的老大夫,還招募了一些對草藥藥理、針灸推拿有獨特見解的年輕醫者。蕭宇下令在太醫院設立多個專科,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每個專科配備專業的醫生和先進的醫療設備,以便更精準地診治各類疾病。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醫學人才,蕭宇在太醫院開設了醫學堂。醫學堂制定了系統的教學大綱,課程涵蓋中醫經典著作研讀、草藥辨認與炮制、臨床診斷技巧以及外科手術實操等。授課方式靈活多樣,既有理論知識的講授,也有臨床實踐的指導。學生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學習,還要跟隨經驗豐富的醫生出診,積累實際治療經驗。為激勵學生努力學習,蕭宇還設立了嚴格的考核制度和獎學金機制,成績優異者可獲得豐厚獎勵,并優先進入太醫院或各地官府醫館任職。
除了京城的太醫院和醫學堂,蕭宇還致力于在全國各地建立完善的醫療網絡。他下令在各州縣設立官辦醫館,為當地百姓提供免費的基礎醫療服務。官辦醫館的醫生一部分從太醫院選派,一部分從當地選拔培養。為確保醫館的醫療水平,蕭宇定期組織醫生進行培訓和考核,對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生給予表彰和晉升,對不合格者進行再培訓或辭退。
在藥物資源方面,蕭宇大力推動草藥種植和藥材貿易。他組織專業人員對各地的土壤、氣候進行考察,挑選適合當地種植的草藥品種,鼓勵農民大規模種植。同時,加強對藥材市場的監管,打擊假藥劣藥,確保百姓能夠用上安全有效的藥物。為了提高藥物的炮制和加工技術,蕭宇還召集了各地的藥工,交流和推廣先進的炮制方法,提高藥材的藥用價值。
在農業恢復與發展方面,蕭宇深知糧食安全是國家穩定的根本。他組織農業專家深入研究抗旱、抗災的農業技術和作物品種。經過不懈努力,培育出了一批耐旱、高產的農作物新品種,如新型小麥、耐旱水稻等。這些新品種在全國推廣種植,有效提高了糧食產量,增強了國家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蕭宇還積極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工具。他命人打造了一批新型農具,如改良后的水車,提水效率更高;新型耕犁,更適合不同地形的耕作。為了讓農民更好地掌握這些新技術和新工具,蕭宇派遣農業技術人員深入鄉村,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手把手地向農民傳授種植技術和農具使用方法。
然而,當國家在醫療和農業領域逐步走上正軌時,北方邊境又傳來了不安的消息。一個原本被中原王朝震懾的游牧部落,在新首領的帶領下逐漸壯大。這個新首領野心勃勃,妄圖恢復祖上的“榮光”,不斷在邊境地區制造事端,騷擾百姓,搶奪牲畜和糧食。邊境守將多次擊退他們的小規模襲擊,但局勢依然緊張,戰爭的陰云再次籠罩在北方邊境。
消息傳至朝堂,皇帝憂慮萬分,緊急召集眾臣商議對策。朝堂上,大臣們分成兩派,爭論不休。主和派認為,戰爭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且游牧部落騎兵機動性強,難以徹底剿滅,主張通過談判、贈送財物等方式換取邊境和平;主戰派則堅決反對,他們指出游牧部落得寸進尺,若不予以堅決打擊,國家威嚴何在?邊境百姓又怎能安居樂業?
蕭宇在聽取各方意見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此次邊境危機的復雜性,單純的求和或開戰都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經過深思熟慮,蕭宇向皇帝進言:“陛下,此次游牧部落挑釁,不可輕視。臣以為應恩威并施。一方面,加強邊境防御,調集精銳部隊,加固城墻堡壘,增設烽火臺,密切監視其動向;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談判,表明我國維護和平的立場,同時警告他們停止侵犯行為。若他們識趣罷手,可在邊境開設互市,促進雙方貿易往來;若仍冥頑不靈,我們則以雷霆之勢予以回擊。此外,可聯絡周邊受游牧部落威脅的國家,形成聯盟,共同應對威脅。”
皇帝認同了蕭宇的建議,任命他為北方邊境事務總督,全權負責處理此次危機。蕭宇領命后,即刻奔赴北方邊境。他抵達后,馬不停蹄地視察防御工事,發現部分城墻年久失修,堡壘防御能力不足。他立即下令征調民夫和工匠,對城墻進行加高加厚,修復堡壘,增設了望塔和拒馬等防御設施。同時,從各地調集精銳部隊,充實邊境守軍力量,并親自制定訓練計劃,加強士兵的騎射、格斗和野外作戰能力訓練。
在外交方面,蕭宇挑選了一位能言善辯、熟悉游牧部落習俗的使者,攜帶國書和禮物前往游牧部落營地。使者向新首領傳達了中原王朝的態度,強調和平共處對雙方的益處,同時嚴正警告其停止侵犯行為。然而,游牧部落新首領態度傲慢,不僅拒絕停止騷擾,還提出了無理的領土要求。
蕭宇得知使者的匯報后,明白和平談判已無可能,必須做好戰爭準備。他一方面繼續加強防御部署,另一方面積極聯絡周邊國家,共同商討應對策略。經過努力,成功說服幾個周邊國家組成聯合防御聯盟,約定在受到游牧部落攻擊時相互支援。
戰爭一觸即發,蕭宇嚴陣以待,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卓越的軍事才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戰斗,捍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和百姓的安寧。他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滿艱險,但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將勇往直前,在時代的浪潮中,繼續引領國家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