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一定要贏
受賽尚阿聘請,丁拱辰往來于清軍各軍營,協助鑄炮。其間看盡滿清官員的顢頇與種種陰私勾當,而那些官員也僅把他視為技藝高超的鑄炮匠,對他的學說聽不明白,也興致缺缺。
此時的丁拱辰,回國已逾十載,年過半百。這般遭遇,令他心灰意冷。
當聽聞趙無忌提及西王對技術人才求賢若渴,甚至不惜重金聘請海外洋人時,他既興奮,又有些不忿:堂堂中國豈會無人?
只是滿清昏聵,加之明清秉承的程朱理學輕視技術的傳統,將眾多本應閃耀人類科技史的中國人,埋沒于荒野蒿草之中。
但丁拱辰畢竟游歷過大半個地球,見識過諸多邦國人物。他不太相信,一個從廣西山溝里走出的賊首領,對科技能有多么深刻的認知。
于是他與趙無忌定下君子之約。到重慶后,他并不急于拜見西王,而是先仔細研讀西王府施行的各項政策,四處探查打聽。一番了解后,他才知趙無忌所言非虛。
今日,待他看到報紙上的《權利屬于民眾》一文,文中強烈的人人平等及民本思想,讓他不再猶豫,當即求見蕭云驤。
蕭云驤前世當過十幾年軍人,退伍后主要從事軍事類文史研究,知道丁拱辰在火炮領域造詣極深。
他在《演炮圖說》中運用三角學計算彈道軌跡,設計“象限儀”用于火炮瞄準,開創了數學與軍事工程結合的先例;
他還提出“以勾股測高法”改進傳統測量術,提升了戰場地形測繪效率,部分技術被西方軍隊及學院直接引用。
主張建立近代兵工廠,提出火藥配方改良、炮臺筑造等技術規范,推動中國軍事工業從手工生產向規模化轉型。
更值得一提的是,火炮研究并不是他的全部,他對西方機械動力學,包括蒸汽機、鐵路、蒸汽動力輪船等,更有深入研究。
早在1843年,他就撰寫出《西洋火輪車火輪船圖說》,首次向中國詳細解析蒸汽機原理,并繪制早期火車、輪船設計圖,制造出中國首個蒸汽機全比例模型。
可以說,他是這個真正的機械工程大能,若生在西方,必定能在人類科技史上留名。只可惜他生在清朝,又一心回國效命,卻只能以鑄炮匠的身份,淹沒在史書的縫隙中了。
---------
話說蕭云驤帶著姚福堂與盧嶺生兩位護衛,和趙無忌一同前往西王府招待客人的驛館。不一會兒,幾人就來到驛館院子,拴好馬后,向里走去。
走到一個房間門前,趙無忌上前輕敲幾下門,問道:“丁先生,在么?”聽到里面回應一聲,片刻后,門便開了。
只見一位五十來歲、身形清瘦的男子站在門口,他的面孔與中國漢人有八分相似,卻有著高鼻深目的特征,正看向蕭云驤和趙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