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供應鏈,盤店(求月票)
畢竟有時候,手機還沒出問題,工廠就倒閉了,根本不用考慮售后問題。
“在觸摸屏、柔性電路板、音頻組件和傳感器等方面,我有國際廠商的供貨資源,至于芯片和攝像頭,我也有把握談下來。”
談及專業,左宏宇自信滿滿。
他在深城打拼十幾年,可不是白混的,雖說山寨機檔次低,但人脈和資源總歸積累了些,無非就是在供貨價格和賬期上,比不上大公司罷了。
況且陳延森的手機業務,八字還沒一撇,很多優惠的供貨條件,都得建立在規模化的基礎上。
“下面的供貨商,要是搞錯了零部件尺寸,而明天就得向經銷商交貨,換做是你,打算怎么處理?”
陳延森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在他看來,有人脈資源是一方面,能處理危機又是另一碼事。
“陳總,不瞞您說,這種情況在行業內挺常見的,一般做法是,先跟原供應商溝通,趕緊重做一批貨,再讓市場部安撫好經銷商,最后按合同條款更換供應商,追究經濟損失。”
左宏宇不慌不忙地說。
話里的意思很明確,先保證出貨,再處理供應商問題,這做法看似不干脆、不解氣,卻是最符合公司利益的。
因為臨時換供應商,結果只會更糟。
“左總,你是曹老師推薦的人,我信得過,待遇方面你盡管提。”
陳延森想了想,豪爽地說。
“陳總,華哥跟我說了,您的研發團隊還在組建,至少還要3-5個月才能完成系統開發,我可以三個月后入職,這樣既能給公司省點錢,我也能把深城那邊的工作交接好。”
左宏宇見陳延森給出了口頭offer,思索一番,笑著回應。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