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吳三桂
清軍鐵騎已肆虐關內長達一年的時間。
關內戰報便如斷線的紙鳶,時有時無。
京師接連八道勤王詔書送至遼鎮,每一道都帶著愈發急促的朱批印記。
關內的戰況一直不明。
但是寧遠那邊,同樣也有進攻的清軍,根本就沒有多少的余力去增援京師。
寧遠城外,同樣戰云密布。
遼鎮的兵馬本就捉襟見肘,既要防備關外的八旗鐵騎,又要分兵馳援京師,實在是左支右絀。
餉銀已經欠缺了整整三月,遼鎮內部的軍兵情緒早已有些按耐不住。
更糟的是,軍餉已拖欠整整三月的時間,遼鎮內部的軍兵情緒早已有些按耐不住,士卒們怨聲載道,聽聞南下勤王的詔令,大多只是冷笑一聲。
遼鎮這點家底,把守寧遠、山海關尚且勉強。
如果真拿著去和關內的十余萬清軍硬拼,只怕連個浪花都掀不起來,對于大局根本就于事無補。
反正清軍入邊又不是頭一遭。
他們搶掠到了足夠的糧草金銀之后就會退卻。
這是遼鎮上下大部分軍民的想法。
畢竟此前清軍入邊就是這樣做的。
京師有六七萬的守城兵馬,首輔周延儒的麾下還有三萬多的兵馬。
京師城堅池固,崇禎二年的時候他們入援的時候可是都曾見過,寧遠和京師相比都相形見拙,又有這么多的兵馬協防,怎么可能淪陷。
因此,盡管朝廷的催促一道急過一道,遼鎮上下卻始終不緊不慢,總覺得這次和從前沒什么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