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輿論
而百姓苦苦守著僅剩的那一點薄田,還要交天下的賦稅。
多少百姓饑寒交迫死于此,已經(jīng)不可計數(shù)了。
其實圈地這項賞賜從太祖開國后就有,只不過祖宗還要些臉面,沒有把它納入正規(guī)禮法,大家做事還在暗處,偷偷摸摸的圈一圈,百姓們實在活不下去,拿著證據(jù)報官,還有一分活路。
碰到好的地方官,說不定還會把田還回去幾畝。
可先皇卻敢先人不敢為之事,直接將此等做法合理化,直接害苦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百姓。
每每說起此事,百姓們都敢怒不敢言。
圣人教導(dǎo)不可置喙君之過也,但人一旦被逼到份了,誰還會管是君是臣?
你能讓治下的子民吃飽飯,我認(rèn)你是君,你逼我去死,那誰還認(rèn)你是君?
所以再先皇殯天之后,對他的怨言就一直不斷。
但從前也都是含沙射影的說說,大家心知肚明也就成了,但能像今天這般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其中包含的風(fēng)云變化可見一班。
眾人沉默著,對于這件事,誰也說不出反駁的話。
那漢子又道:“再說咱們當(dāng)朝這位陛下,瞧著年紀(jì)輕輕要干出一番開國盛世,但你看他,這樁樁件件哪個國策是他定下的?若是沒有攝政王,怕是連基本的國之根基都要動搖。”
這話就讓大家議論起來了。
有人道:“皇上之所以沒做出一番事業(yè),恐怕也是因為有攝政王不肯放權(quán),若他手里有了實權(quán),說不定會有另外一番景象?!?br/>
“快別鬧了,”旁邊的人不屑的笑道:“私德有虧的人如何能治理萬民?他先是廢黜毫無過失的皇后,就連蘇太傅一家都沒幸免于難,可謂是斬草除根,又寵妾滅妻,抬舉一個身份不明的妃子做貴妃,這樣的人,何以顧社稷呢?”
“噯?別的我都不反駁你,但這個貴妃卻是有出處的,難道你不知道嗎,她可是林州知州的女兒,尚且算是有些背景。”
“那又如何?沒給她家昭雪前,誰知道她是哪里蹦出來的,”那漢子猥瑣的笑起來,“而且我聽說,貴妃娘娘家里獲罪后,她可是被判為姬奴的,在秦樓楚館做了好些年。跟皇上也是在那認(rèn)識的?!?br/>
有的人聽不下去了,虎著臉呵斥道:“你快閉上你的嘴吧,人死為大,何況還是清官之女,現(xiàn)在人都沒了,你就積點口德吧?!?br/>
那人被夾槍帶棒的呵斥了一頓,難堪的閉上了嘴。
眾人靜默了一瞬,另一個桌的忽然開口道:“他私德有虧是事實,你們聽說了嗎?最近最火的那個評書就是以他為原型寫的?!?br/>
大家頓時來了興致,“你是說那位殘腿姑娘的事?”
“就是她,我聽說她原本是高官家的小姐,是因為圣上才變成如今的這個樣子。”
“我也聽說了,而且評書里講的細(xì)節(jié)和各個事件對照的年份也對得上,可見不是空穴來風(fēng)?!?br/>
“哎,可憐那么如花四月的姑娘,竟被害得這個樣子?!?br/>
“所以說,當(dāng)今圣上沒有仁德之心,又驕奢yin逸,如何能當(dāng)?shù)闷鸾缴琊⒌闹赝校俊?br/>
眾人不由得都感嘆起來,有人道:“若是能有位英雄出來撥亂反正就好了。”
另個人嗤笑道:“誰是亂?誰是正?”
那人理直氣壯的高聲道:“能為百姓做主的就是正,私德有虧就是亂?!?br/>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從彼此的眼里看出想說卻不敢說的答案。
須臾,有人悠悠道:“攝政王千古仁孝,是難得的明君典范,若是換了旁人,這江山怕是早就不姓葉了?!?br/>
“噯,這話可不能亂說,省的給攝政王招禍呢?!?br/>
“招禍?攝政王光明磊落,會怕這些?不過話說回來,若攝政王真要揭竿而起,我吳大牛第一個響應(yīng)。”
最開始說話的漢子也道:“我也應(yīng),就算為了我那還未成年的弟弟,和全家餓死的仇,我也反了他丫的。”
在座的都或多或少受過葉家的苦,一時間全都義憤填膺。
許雙柳聽的差不多了,掏了掏耳朵道:“回府吧,我都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