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1分鐘43642臺,史無前例
這時候,剛接完電話的林斌匆匆忙忙走進會議室,臉上帶著笑容:“三大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剛剛都給我來了電話,表示想要采購橘子S1,放在他們的門店銷售。”
“合約機?”
林斌點頭:“對的,我看他們那意思,每家至少想要采購兩百萬部。”
周光平有些愁眉苦臉:“我們產能跟不上,早知道當時多備點貨就好了。”
陳平江擺擺手:“馬后炮就不要提了,產能的事情就拜托老周你了。”
合約機在國內市場有段歷史,曾經風靡一時,大殺四方,統治大半個手機市場。
這是獨立于官方渠道、第三方渠道之外的存在。
定制版合約機!
只要充一定金額的花費,并且選擇一個捆綁一個話費套餐,每個月及時充錢,那么手機免費送你。
免費的才是最貴的,這話一點沒錯。
合約機從推出伊始,就憑借著明面上比官方旗艦店更低的價格(加話費后)以及比第三方渠道更有售后保障等特性,很快就殺出重圍。
中國移動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合約機業務,憑借這一舉動,在第一個財年,銷售額就增長了三分之一。
合約機的出現不但一下子把套餐費拉高了,還帶來了穩定的“忠誠”客戶,進了套的消費者沒個兩三年是出不去的。
后來聯通電信都跑來做合約機,中華酷聯也就是這個時候翻身的。
那時候世面,中興、華為、酷派、聯想說一句占據了半壁江山不過分吧?剩下那一半才是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NEC、松下等。
手機廠商吃到飽,以聯想為例,幾乎70%的銷量都是運營商的合約機。為此還專門開辟了一條合約機的生產線,凡是手機型號以T結尾的,都是專供運營商版本的合約機。
國內的第一款iPhone手機——iPhone4,就是由聯通引入國內的。
有意思的是,合約機都是閹割版本的,橘子S1是全網通,針對運營商的定制版只能捆綁該運營商的SIM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