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造星計劃(修改,免費送2000字)
第二天上午,陳平江把卓玲和鄒妤叫到了辦公室。
“把你們喊來,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交給內容部,你們各自負責一方面,日常的管理工作交給下面的人。”
“昨天開會談到了邀請網紅明星、官方機構以及媒體入駐人人網,這個事情馬虎不得。”
“卓玲你這邊去聯系網紅和明星,鄒妤負責親自打造一些網紅并對其進行包裝。”
“這件事情做好了,我們人人網才算是真正的立于不敗之地。”
陳平江的表情很嚴肅,搞的卓玲和鄒妤一陣壓力。
這一步棋到底有多重要呢?
拿當初的新浪和騰訊的微博之爭來舉例子最合適不過。
新浪微博在成立之初就延續了博客的優勢,邀請了大量的明星名人加入開設賬號,并強化他們和普通用戶之間的互動,借助這些明星名人的影響力和流量,在極短的時間內便積攢了很旺的人氣,從而形成寬闊的護城河,對后來者騰訊微博進行阻擊。
社交平臺就是這樣的,馬太效應太過明顯。
強如騰訊微博,在砸入大量的資源下,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迅猛增長,注冊賬戶數一度達到億,日活躍賬戶最高達到6800萬+,甚至干掉了老前輩新浪微博,成就了高光時刻。
但這么砸錢是很難持續的,在沒有了真金白銀的投入下,隨即陷入了沒有評論和互動的亞健康狀態。
騰訊微博由于自身沒有原生大V,不具備產生爆款話題平臺的媒體屬性,名人、明星和普通用戶之間也沒有什么互動。久而久之,騰訊微博就成了一座徒有其名的空城。隨著2011年微信的橫空出世以及微視等新產品的誕生,騰訊的戰略重點和支持資源也逐漸被轉移到其他產品上去。2014年,騰訊的微博事業部解散。
“簡直言之,卓玲是負責招攬,可以格局大一點。明星、網紅、政府機構、各種媒體都可以,乃至一些電視臺的綜藝節目,比如《快樂大本營》、《非誠勿擾》,這些都可以試試。”
“鄒妤負責‘造星’,如果只有網紅明星的生態是不完整的,我們還需要生產平臺內容的中堅力量,并且輔助他們在不同的各個垂直領域持續發力,成為該領域的紅人博主。前期我們對他們投入資源,等到他們成長起來后,會在流量上給予平臺反哺。”
卓玲和鄒妤二人沒想到老板將這么大的項目交給她們,一時被驚的說不出話來。
但身為內容部的正副部長,即便是還沒進入董事會,也算是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特別在剛拿到期權后,兩人根本沒有能力說“不”。
任務就是任務,不管她們多沒有信心和經驗也必須硬著頭皮往上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