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人人外賣上線
隨時點單,隨時配送,在后世稀疏平常,但是在06年相當之難。
沒有智能手機沒有移動互聯網,大學宿舍里電腦都還沒有完全普及開,光是為了解決這一條,陳平江就耗費了大量的功夫。不斷的引導鼓勵一個宿舍的人互相借電腦,一個班的男生女生也可以互相借,才勉強解決沒渠道下單的問題。
沒有支付寶沒有微信支付,只能采用各家銀行的網銀支付,用戶需要根據自己所持有的銀行卡找到對應銀行,跳轉到該銀行的網銀支付界面付款。
當然,最方便的則是到付,騎手就是第一收款人,分配給某騎手多少訂單總金額多少,實際應收多少,一目了然。
隨時配送就更麻煩了,但唯一的好處是可控。
陳平江先是招攬了一百多名兼職配送大學生覆蓋仙林大學城,平均一所高校六到七名騎手,采用輪班制,但即便如此后續的招人工作仍舊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除此之外光是給騎手們配備每人一輛的電瓶車,藍色沖鋒衣,藍色頭盔,都是一大筆花費。
也幸好,這里是高校,配送目的地集中在一起,方便送達,地處郊區不堵車,商戶們也大多集中在校門口的商業街,才使得在06年做外賣業務成為可能。
如果這種模式走出校門,走上社會,無疑會死的很難看。倒不是說一點做不了,只是配送效率和人員成本都能給公司拖死。
“第一筆訂單出現了?!奔夹g部那邊傳來苗炳偉的驚喜聲,“好家伙這是點了一個宿舍的東西吧,趕快發送給騎手?!?br/>
同樣的道理,沒有移動網絡沒有智能手機,騎手是不知道誰點了哪家店的什么商品,所以必須通過人人網這邊通過短信的方式中轉。
直到下午1點,仙林大學城十六所高校總計點了1265單,差不多每所學校80單。
相較于每所高校動輒上萬人的規模,這個比例低的可憐,但這80單卻是以宿舍為單位的,經常一點就是五六人份,算下來也有六七千單了。
陳平江看到這個數據,是既松了口氣,又暗自肉疼。
在這個時代的客觀背景下,初登場能做到這個數據,陳平江已經很滿意了。肉疼是因為,即便在平均15%的傭金抽成下,消費者自己負擔了騎手傭金,陳平江差不多每一單還要倒貼1元,六七千單就是六七千元,這還只是中午,算上晚上的話,一天光是補貼都要干掉一萬五。
“遭不住,這樣搞下去很快就會把我掏空啊?!标惼浇嘀?。
外賣行業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這話真一點不假。
人人外賣上線半天后,各部門要對一次發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