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我們《中山大學學報》也很好
楊式挺先生帶蘇亦過來拜訪朱非素先生,除了認門外,就是關于石峽遺址發掘報告的編寫工作。
楊先生想讓蘇亦加入報告編寫小組。
按理說,這個要求不太合適。
因為蘇亦壓根就沒有參與石峽遺址的發掘工作。
從學術潛規則來說,根本就不合乎規矩。
但規矩都是人定的。
蘇亦并非是上級塞進來的關系戶,而是一個專業素養極高的年輕學者。
不說,他對石峽遺址的了解有多深厚,僅僅是他的精湛的手繪功底,就足以讓他有資格參與報告的編寫工作。
誰都知道考古報告,需要大量的手繪圖片,遺址復原圖需要手繪,器物三視圖需要手繪,遺址打破疊層圖需要手繪,方方面面都需要手繪,而省博方面具有相應技能的研究人員只有曹子鈞一人。
僅僅靠一個人,同時負責兩個遺址考古報告的編寫繪畫工作,進度肯定非常緩慢,更不要說,曹子鈞是專業的技術人才,其他的發掘現場也缺少不了對方。
因此,楊式挺先生急需蘇亦加入他們的編寫團隊。
對此,朱先生沒有反對,她很樂意提攜后輩。
這時,輪到蘇亦糾結了。
“兩位老師,我可能沒法在廣州待太久,很快,就需要返回北大,因為快要開學了。”
楊式挺笑,“你別擔心,這事我已經分別跟秉琦先生跟宿白先生去電話了,他們都同意你留在省博繼續實習。”
蘇亦苦笑,“我在故宮的實習還沒結束呢。”
楊式挺說,“這事你也不用擔心,我也跟蘇秉琦先生溝通過了,他說你在故宮編輯部實習,主要負責院刊的審編工作,但是故宮院刊是季刊,三個月發行一次,你先在省博待一兩個月的時間,不影響的。蘇先生說,到時候,他會讓你們俞老師去跟劉北汜先生溝通的。”
得,這已經把他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