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俞先生的預言
上課鐘聲響起,俞先生開始上課。
因為前面部分蘇亦缺席,今天的課程已經講述到第一章的第二節,已經講述到第二列國城市的發展。
第一節,冶鐵技術的發生及其作用,蘇亦錯過了。
錯過了便錯過了,不過內容還是要看。
為什么會在講義第一節強調冶鐵技術?
因為鐵的出現,不僅標志著社會生產力已發展到一個新階段,而且還表明整個社會關系也會進入一個新時期。
用俞先生在講義里面的話來說,就是。
“鐵器的出現,對世界各地所起的作用,由于歷史條件不同,并不一致。例如,在地中海沿岸的古代奴隸制國家中,到鐵器時代早期,進入到發達的奴隸制時代;對地中海沿岸的古代奴隸制國家以北的廣大歐、亞兩洲的原始部落來說,到鐵器時代早期,它們是加速了階級的分化,很快就跨進了階級社會之門?!?br/>
這是分析西方的。
然后輪到中國的。
“在中國,當鐵器產生后不久,就發展到封建社會。由此科建,單純注意生產力的發展,并不能說明歷史發展的復雜情況,新老修正主義的唯生產力論在理論上的荒謬,在這里也遭到了事實的批駁。為了確切表達古代歷史的具體面貌,凡是已有文字記載的古代國家的歷史和考古學,我們一般都用古代國家的具體朝代來稱呼它,例如我國這時期的考古學,就叫做戰國秦漢考古而不是用早期鐵器時代這個名字。”
最后一句話點題了。
還帶著批判性的言論。
其實就是回顧當年國內考古界受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等概念影響,從50年代以后,咱們國內的秦漢考古包含戰國考古。
很有年代感。
甚至還說到戰國秦漢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初階段。
戰國有多少個諸侯國?
說實話,蘇亦也不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