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姑娘都喜歡胡適之
下課鐘聲響起來了。
不過老先生照常拖堂。
主要是前面講課的時候太喜歡跑題,該講的內容卻沒有講述完畢,這樣一來不得不回歸教材。
北大的名師很多,但,北大也是有教務處的,教務處為各個院系的專業課程制定課程大綱,確定每一門課程需要多少課時。
這樣一來,往往限制了一些老師的發揮。
然而,好處就是盡量避免這些老師一個筋斗云就翻個十萬八千里。
這些教學任務以及教學大綱,有好處有壞處,但總的來說,對于本科生來說利大于弊。不然,碰到金克木這樣的全能選手,前一秒講述梵語文學后一秒估計就可能去講述天體物理學了。
然而,就是因為教學大綱的存在,才會讓老先生多出來所謂的拖堂習慣。
不然,下課鈴聲一響,老師粉筆一放,拎著課本一走,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跟之前蹭課不一樣,這一次蘇亦并沒有主動上前跟老先生攀談,原因很簡單,他不知道問啥。
梵語文學,老先生講述的內容,他前世粗略翻過,卻弄得不太明白。至于梵語,以他現在的基礎,去問對方,好像還不到這個段位。他現在缺少的就是資料,像一些梵漢大辭典之類的。然而,這個年代想要找這樣的辭典卻非常困難。
所以短時間內,還是跟著老先生的課程走就行,按部就班,不要想著一蹴而就,那么花個幾年的時間去學習梵語,未來這研究一些印度典籍應該問題不大。
蘇亦不去找金克木,金克木當然也不會過來找他,更不可能會像王永興先生那樣在門口等著他。
金克木是東語系的老教授而非歷史系的人,他并不認識蘇亦,不存在什么區別對待,特殊照顧。
然而,等課堂結束,金克木先生離開外文樓的時候,蘇亦還是跟對方搭上話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張繡予。
他算占了這姑娘的光了。
張繡予早前跟隨自家長輩拜訪過金克木先生,現在又過來聽對方的課程,下課了,在教室過道上走在對方的后面,理應過去打聲招呼,表示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