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慶寧帝生疑
結果,不到一個月過去,集市真的又重新開起來了!
而且薛蔚將從勃爾人那里買來的優質戰馬盡數上貢給了慶寧帝,慶寧帝龍顏大悅。
告狀信又成了一紙廢文,姚丞平還被慶寧帝臭罵一頓,說姚丞平一介武將竟如此小心眼,明明有薛蔚在,西北邊防的壓力減輕不少。
薛蔚還在給慶寧帝的書信中夸了姚丞平配合度極高,而姚丞平卻在告狀,兩人的格局高判立下!
慶寧帝心中的天平逐漸偏向了薛蔚。
薛蔚在西北的捷報頻頻傳來,更加讓慶寧帝確信了這一點。
薛蔚每作出一份成就,慶寧帝心中對于流放辛家的后悔就減輕不少,薛蔚不僅是他希望的寄托,而且還是他自我安慰的慰藉。
而在慶寧帝拿薛蔚給自己當心理慰藉的時候,姚丞平無論怎么上眼藥都是沒有用的,姚丞平告狀告的多了,反而還起了反作用,大有一種“狼來了”的感覺。
漸漸的,慶寧帝對姚丞平也失去了耐心,送來的告狀信也不看不回復了。
直到兩年過去薛蔚被慶寧帝親封為西北總督,賜總督府,慶寧帝在十分倚重薛蔚的同時,也驚覺薛蔚的才能卓絕超群,晉升的如此之快,在民間的口碑也日益深入人心,無論是哪里的百姓都知道了薛蔚這個人。
薛蔚在朝廷眾臣之中已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深信多疑的慶寧帝心中不免對薛蔚也產生了警惕和懷疑。
薛蔚這個人,實在是太完美了。
不僅在理念上一心為民,而且在實踐上工作能力也是杠杠的!
慶寧帝簡直挑不出一絲差錯,倘若薛蔚這個人是偽裝出來的話,那實在是太可怕了。
于是在七夕這一日,在陵川城百姓們都在為這個浪漫的節日張燈結彩準備燈會廟會的時候,慶寧帝派來的欽差大臣張原秘密來到了陵川。
張元打扮成了廟會的游客,在臨川城中觀察著薛蔚常駐的這座城的細節。
其實陛下不止派過一位欽差大臣來暗地探訪西北五城的情況,但是每一次欽差大臣的結論都是,再也找不出比薛蔚更好的好官了。
張原和慶寧帝同樣不相信真的會有薛蔚這樣完美的人,他作為最年輕的大理寺少卿,靠一雙火眼金睛晉升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