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請張魯,邀南蠻,劉璋窮途末路
歷史上,李嚴也是蜀漢的重臣,劉備入蜀后投降,與諸葛亮同為托孤之臣,后來諸葛亮北伐之時,李嚴因為下雨道路泥濘,延誤了糧草的押運,反過來責怪諸葛亮北伐,被諸葛亮貶為平民。
實際上,這是蜀漢政治斗爭的縮影,有人指出李嚴性自矜高,腹中有鱗甲,有些心術(shù)不正,可能會制造事端。
不過這是李嚴性格上的問題,實際上他擔任太守期間,還是做過不少的實事,若是心思用在正道上,成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而不是與之爭權(quán)奪利,未必最后會憂憤而死。
費觀也是很有才略,李嚴為人性格高傲,不屑與身邊同僚親近,但費觀小他二十多歲,卻能與之以平輩交往,可見費觀的才能很高。
不過費觀死得很早,三十多歲就死了,不然成就可能更高一些,但他的一個宗族子侄,在歷史上卻十分的有名,便是蜀漢四相之一的費祎。
這兩人一個是自己任命的成都縣令,一個是自己的女婿,劉璋將鎮(zhèn)守雒城的任務(wù)交給他們,自覺得十分的放心。
吳懿聞言心中一陣失望,但并不是因為劉璋的不信任,而是對不能南下的失望。
如今誰都看得出來,劉璋滅亡乃是遲早的事,吳懿不想陪劉璋完蛋,若是此時能夠擁兵自重,就能將雒城獻給劉玨。
到時候也是大功一件。
可惜劉璋此時疑心病太重了,即便是吳懿他都有些不相信,讓吳懿只能另外想辦法。
此時黃權(quán)開口說道:“主公,正所謂久守必失,劉玨有十余萬大軍,若是不想其他辦法,雒城總有失守的一天,到時候主公又該如何?”
劉璋本來就十分的害怕了,如今聞言就更加的惶恐了。
“那該如何是好?”劉璋六神無主地問道。
“為今之計,只有從外邊請援兵了,這樣才能反攻劉玨。”鄭度建議道。
“援兵?”
劉璋愣了一下,看著鄭度說道:“莫非你說的漢中張魯?他可是我的死敵啊!”
“正是,以劉玨現(xiàn)在的強大,若是占據(jù)蜀地之后,張魯肯定沒好下場,他的漢中王也就做到頭了,如今正是唇亡齒寒,相信張魯不會不明白。”鄭度嘆了一口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