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都在秀智商
上坡路難行,下坡路卻很輕松。
前進的路危機四伏,后退的路卻暢通無阻。
沈翊軍中雖有很多降兵和傷員,導致行軍速度緩慢,但好在沿途都是漢軍地盤,又有關興跟吳越掩護不用擔心吳軍阻擊,所以沈翊可以大膽的向前走,僅用兩天便退到了玉山城。
進城之后發生了件趣事,城內百姓看見漢軍熱烈歡迎,看見被漢軍押解的吳軍降兵卻立馬變臉,脫鞋子撿石頭,拿起一切能拿到的東西瘋狂向吳軍砸去,甚至連漢軍都受到了波及,搞的漢軍和吳軍都很懵。
啥情況啊,怎么二話不說就打人了?
被漢軍押解回來的吳軍降兵有近萬人,且大多是江東本地出身,有幾個還是玉山籍的,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家親戚,捂著被石頭砸中的額頭委屈說道:“二舅,你打我做甚?”
走在最前的沈翊被身后動亂嚇了一跳,連忙轉身沖進人群調解,挨了兩鞋底終于弄清緣由,忍不住悲憤罵道:“該死的徐盛,你特么到底在玉山干了些什么?”
吐槽的同時搶過大喇叭積極調解,賣力向百姓解釋眼前的吳軍跟禍害他們的吳軍不是同一支,他們打錯人了。
結果百姓非但不聽解釋反而出言質問道:“都是吳軍有啥區別?”
沈翊被搞無語,沒法反駁只能繼續安撫,好在他是小吏出身,常年跟百姓打交道最擅長處理這種矛盾,苦口婆心說了半天終于將百姓勸回家中,轉身看向吳軍時,疲憊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剛才的突發事件雖然搞的他手忙腳亂,但仔細想想卻是好事,說千遍不如看一遍,百姓的區別對待對這群降兵來說非常具有教育意義,事后他做起降兵的思想工作來也會事半功倍。
縣城太小容納不下這么多人,沈翊只好退到城外駐扎,進行休整的同時著手改造降兵。
但沈翊也知道陸遜隨時會來玉山不能久待,只休息一天便命大軍分批撤退,派人先將傷兵送到大末去,自己留下斷后為傷兵爭取時間。
送走傷兵沒多久吳越回來了,沈翊將吳越請進營地,從他口中了解到寶瓶峪的戰況之后立刻返回城內向玉山百姓通報了徐盛戰死的消息,興奮的玉山百姓仰天狂呼。
沈翊借機又向百姓通報了陸遜即將殺來的消息,請他們先行撤往大末,等仗打完了再回來,省的再被吳軍蹂躪一遍。
百姓雖不愿離開故土卻怕徐盛的惡行重演,只好拖家帶口撤往大末。
很快小小的玉山縣城就變成了軍城,沈翊找來吳越商議道:“目前我手中能動的兵力只剩五千出頭,加上你的三千也就八千左右,怕擋不了陸遜多久,你覺得咱們是現在撤退為好,還是留下阻擊的好?”
吳越思忖道:“我建議在玉山阻擊,原因有二,首先傷兵和百姓的速度太慢,咱們必須為他們順利撤往大末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