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當地百姓窮的尿血
后世農村必備的鐵鍬鐵鋤镢頭等常用工具這里都沒有,就算偶爾找到一兩件也是銹跡斑斑磨損嚴重,半尺寬的鋤頭磨的只剩嬰兒巴掌寬你敢信?
就這鋤頭的主人還跟寶貝似的,碰都不讓碰。
鐵鍋就更別說了,妥妥的奢侈品,好幾個村子都湊不出一口鍋。
還有耕犁,目前曲轅犁尚未問世,百姓用直轅犁也就罷了,關鍵是沒貨啊,七八個村子湊不出一把完整的犁,百姓種地真的是用手在刨啊。
這么勞作,生產力能高才見鬼了。
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缺鐵。
大漢的鋼鐵產量太低,僅有的那點鋼鐵都拿去打造兵器了,根本沒有多余的流入民間。
所以必須將鋼鐵廠建起來,規模不需要太大,只要能給每戶百姓配齊鐵鍬鋤頭镢頭三件套,生產力立馬就能來個質的飛躍。
若再配上柴刀鋸條曲轅犁等常用工具,大漢農業定能瞬間起飛。
除此之外本地資源也得利用起來,浙地盛產絲綢,這可是堪比黃金的硬通貨,若給織女們配上新型織布機,單是絲綢的收益就能讓關興做夢笑醒。
還有茶葉,目前大漢的茶葉尚未普及,普通百姓和達官貴人都沒喝茶的習慣,但沒關系,習慣是可以培養的嘛。
關興表示沒人喝就我先喝,再帶動將士們喝,遲早能讓天下百姓都愛上喝茶。
至于制鹽造船開啟大航海,那是以后的事,先把眼前的糧食危機解決了再說。
理清思緒,關興喊來王濤問道:“知不知道前段時間張承在雞頭嶺放煙熏咱們的石碳是哪來的?”
煉鋼廠最需要的就是煤炭和鐵礦,關興隱約記得金衢盆地是有煤礦的,除煤礦外還有金銀銅鐵,高嶺土等數十種礦產資源,能夠滿足漢軍目前所需,就是不知道在哪。
王濤老實答道:“卑職不知道。”
關興沒好氣的說道:“不知道在哪不知道去問嗎,找當日圍攻雞頭嶺的吳軍打聽一下不就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