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關羽:這真的是我兒子?
關興大受鼓舞,興奮說道:“我個人認為,游擊戰的本質并非戰略戰術,而是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獲得廣大百姓的全力支持。”
“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話對也不對,始皇帝不得六國民心,不照樣奪了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一句空話,想真正做到,光得到民心可不夠,還得利用,啊呸……應該說使用民心。”
“在得到民心的同時還要將宛如繁星般分散的民心凝聚起來,只有廣大百姓團結一心,徹底凝成一股繩,才能真正做到無堅不摧,所向披靡。”
“丟了江陵乃至荊州其實并不要緊,因為最重要的民心咱們還沒丟,戰爭的本質永遠都是人,其次才是城池土地,只要人在,失去的城池早晚會奪回來。”
眾將齊齊點頭表示認同。
關羽鎮守荊州多年,跟同僚和士族的關系雖然不咋滴,在百姓心中的名聲卻好的出奇。
因為關羽執掌荊州的這幾年,荊州的賦稅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百姓的日子比劉表那會好了不知多少。
而且關羽痛恨恃強凌弱的行為,嚴格約束士族,禁止士族欺壓百姓,百姓走在街上再也不用擔心突然竄出某個二世祖,不問緣由的揍他們一頓了。
不止如此,關羽還約束住了山賊土匪,治理荊州期間,荊州一次土匪劫掠和農民起義都沒發生過。
哪像后來孫權治下的荊州,農民起義就沒停過,史書記載的都有好多次,沒記載的更是多了去了。
總之,荊州百姓在關羽治下既獲得了溫飽又獲得了安穩,還獲得了基本的尊重,不支持關羽支持誰,那個江東來的碧眼賊嗎?
關興繼續道:“大哥,此去荊南我再送你十六個字,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既然選擇打游擊戰,就別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去了之后先發展農村,再發展鄉鎮,再發展縣城郡城,最后達到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目的。”
“試想一下,江陵周圍的農村鄉鎮都落入咱們手中,百姓都成了咱們的眼睛,那江陵就算被孫權奪去又有什么關系,一座無人支持,沒有物資運輸的城池,再堅固又能堅持多久呢?”
這些話信息量太大,關平聽的一臉懵逼兩眼茫然,想徹底消化估計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關羽卻如醍醐灌頂般,眼中射出前所未有的精芒,喃喃自語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不計一城一地之得失,以農村包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