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雨露不沾
他們在宋州將藥品發放完畢后便準備返回鄭州集合回都,而在途經汴州見到汴州的亂象、以及了解到州府居然迫使織坊解散,便忍不住投書于州府表示抗議。結果這些人直接被扣上了煽動民情的罪名,被州府緝拿扣押下來。
真正讓源復感覺局勢有點失控的,是武惠妃功德碑一事的發現。他打擊張岱留在汴州的這些人事固然都在其職權范圍之內,就算朝廷遣使來問,他也有足夠的理由進奏,可武惠妃功德碑一事很難辦。
這件事并不合法,既沒有奏于州府,也沒有奏于朝廷,源復當然也有叫停的道理。可問題是,他跟誰講理,跟皇帝的寵妃嗎?惠妃愿意跟他講理嗎?尤其是他已經對相關人事大加打擊的情況下。
事不合法,他可以奏于朝廷,等待朝廷做出指使之后再加處斷。可現在他把人都抓了、錢貨都扣了,是認定惠妃所造的這一番功德不配立碑?那他在州內又造成了什么功德?
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會很麻煩,所以源復也不復之前威權任使的態度,放低身段的派與張岱有舊的劉司戶帶著他的親筆信到河北來,向他說明情況并請求諒解。
張岱在得知汴州變故之后,第一時間便離開魏州南來,但他也并沒有直赴汴州而去,真要一頭扎進汴州被控制住,那不只自己的人身安全無從保證,接下來的事情也不好操作了。
他先是停在衛州境內的黎陽,派人與汴州時流接觸,將那些游蕩在外的汴州人都邀來自己這里,一邊加深了解汴州當下的情況,一邊將這些情況匯總整理,著員快馬送回洛陽。
為了保證自己的消息先一步抵達洛陽,他還不忘通知一下他老子,讓他老子在鄭州配合封鎖一下來自汴州方面的官方通信。
他自己雖然搞不動源復,但其他人可以。汴州這里的情況,他仍是作了一式兩份。一份自然送給武惠妃,跟他大姨說說造的碑在汴州被人砸了。另一份則是更加全面和細致的汴州民情,則是呈交給他爺爺。
源復乃是雄州刺史,這樣的封疆大吏單憑他大姨的枕頭風也是很難一陣風就吹落下來,必須配合朝廷中的力量。
而張岱在離都前便聽他座師嚴挺之講起過,宰相杜暹準備收拾一下河南河北地方官場,汴州這里無疑是一個極好的切入點。所以他將相關的資料送給他爺爺,請他爺爺去與杜暹溝通,盡快派人入州來查辦源復!
張岱這里都已經準備好了一系列的后手計劃,自然不可能再和源復進行什么溝通,所以在管了劉司戶一頓晚餐后,便將之打發走了。
洛陽方面也很給力,相關的資料遞交上去沒幾天時間,他老子那里便傳來消息:朝廷與大內俱已派遣使者而來,業已抵達鄭州。
得知這一情況后,張岱也是喜出望外,當即便動身往鄭州去,準備跟著家里來人再一起返回汴州抖抖威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