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爺爺種的茶
張岱區區一個過路行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沒道理源復堂堂一個汴州刺史做不到。假使源復也能受此啟發而更作創收,給魏州這里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他也就不需要放棄源復。
張岱既然把這件事告訴宇文融,他就不怕宇文融通知源復,而且這本就是他的目的之一。
首先這件事本身還沒影呢,汴州那些富戶雖然錢多、但人也不傻,幾十萬貫錢帛哪可能只見了一面就上趕著送給張岱?
就算他們真的有意加入到飛錢行當中來,那也得分批逐次的投資,見到了回報才會再作追加。
畢竟他們本身在州內便各有資業,就算買賣收益因為源復的亂搞而有所打折,想要開拓更多的財源,但也還沒到傾盡巨資賭家產的地步。
之前張岱要求他們集資一萬貫,幾家均攤一下不過幾百上千貫而已,哪怕沒有什么生意的回報,憑此結識一下張岱這個頂級紈绔兼科舉狀元那也是劃算的,自然不會有什么異議。
就算飛錢的利益很驚人,已經有了兩京飛錢這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也讓這些人大為意動,可真正要掏錢的時候,方方面面總要多加考慮一番。
上趕著不是買賣,如果他們沒有相應的話語權和足夠的權益保證,怕也不會傻呵呵的掏錢。除非再出現一些其他的變量,讓他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壓力,才有可能在接下來做出一些讓步。
如果宇文融把這事告訴了源復,無疑會引起源復的不滿。雖然投資是各自私人的選擇和行為,但如此大宗錢帛的動向,又是在汴州災情未減、百業凋零的情況下,就顯得更加敏感。
這些富戶們背地里搞這樣的串聯,究竟是單純的合伙做生意,還是對州府的政令心存不滿,更甚或想要將資貨轉移處境、就此擺脫州府的管制?
如果源復肯跟他們好好溝通、進行充分的交流,自然明白張岱這是在吹牛逼,這事根本就沒影,更不要說幾十萬貫的集資本錢了!
<divid=“pf-15812-1“data-format=“audio“data-lazy=“false“>
可問題是,源復愿意好好溝通嗎?或者說他覺得境內那些富戶豪商們配讓他和顏悅色的好好溝通嗎?他如果愿意、認為萬事有商量,汴州會是如今這幅鳥樣子?
你們說沒集資,那之前一萬貫怎么解釋?只有這一萬貫?張岱此番入州,沿途撒的錢都不止一萬貫了,至于為了這一萬貫給你們這么大的臉?
當然這都是張岱自己的設想,汴州方面的人事情況具體會如何演變,還要看源復這個大聰明如何發揮。或者宇文融已經對其徹底的失望,干脆就沒把這件事知會一聲。
接下來張岱又在魏州停留了一段時間,主要是在市場上走訪觀察。
在洛陽時他雖然也經常出入新潭的船市和南北兩市,但洛陽那里畢竟摻雜了不少的政治元素,并不能很好的呈現出民間的人物資源如何商業化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