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小谷城落
現(xiàn)如今,被世人稱之為‘今孔明’的竹中重治也無力挽回淺井家即將敗亡的局面,他深知大軍無策這個道理。就算自己再善用兵法、足智多謀、深謀遠慮、一步百計,在面對上杉家有著絕對兵力、裝備、士氣等各個方面優(yōu)勢的情況下,也很難將其擊敗。
盡管淺井長政在上杉家大軍兵臨小谷城下,且形勢極為不利的情況下,意圖改弦易張,與六角家斷絕關(guān)系,仍然沒能與上杉家達成停戰(zhàn)議和。
戰(zhàn)局本就是隨著時間與地點的變換而不斷變換的,優(yōu)秀的指揮官必須在這種變換運動中抓住利害節(jié)點,以決戰(zhàn)的方式給予對手致命一擊。這是老生常談,但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只不過,能把握住這種利害變換點的,古今中外有幾人呢?初出茅廬的淺井長政顯然不能。
而且,若宮友興、野村直隆、新莊俊長、熊谷直綱等駐守在出丸、山崎丸等地的淺井家家臣們還一矢不放的向上杉軍投降,并獻出了出丸、山崎丸等地,險些引城外的上杉軍一舉攻入金吾丸、赤尾曲輪等小谷城的腹地。
再加上京極丸守軍在遭到上杉軍突襲后,幾乎沒做什么抵抗就被擊潰,導(dǎo)致本丸、大岳城與小丸、赤尾曲輪、金吾丸、出丸、山崎丸、金吾丸、福壽丸等地之間的聯(lián)系被切斷。
竹中重治已然察覺到小谷城陷落、淺井家覆滅已是板上釘釘之事,自己沒有必要為淺井家陪葬,便與弟弟竹中重矩、竹中彥八郎二人在顯證寺僧兵的護衛(wèi)下,沿著小谷山的山間小道向西突圍。
因小谷城各個方面皆與上杉軍進行交戰(zhàn),使得淺井家上下都沒有注意到竹中重治、竹中重矩、竹中彥八郎兄弟三人已潛出城外。
與此同時,福壽丸也有了不穩(wěn)的跡象。
在唐川之戰(zhàn)中陣前倒戈的朝倉景鏡、朝倉景健、栂野吉仍、印牧美滿等原朝倉家重臣們自知上杉家是不會輕易放過自己,便決定與淺井家、近江一向一揆眾共存亡??伤麄凎庀碌奈涫俊⒆爿p、陣夫等卻并不是這么想的。
因為,上杉清定很早就昭告越前之人,自己只會追究首惡之人,其余人等只要棄暗投明,上杉家可以既往不咎。
于是,金子新丞、山內(nèi)源右衛(wèi)門等本就反對倒向淺井家一方的足羽朝倉家重臣們并不打算與主君朝倉景健一條路走到黑,直接趁其不備將其與朝倉景鏡、栂野吉仍、印牧美滿等人一并討取,并縋城而下,向上杉軍投降了。
本就士氣、戰(zhàn)意極為低落的越前眾在獲知朝倉景鏡、朝倉景健、栂野吉仍、印牧美滿等人已經(jīng)被討取的消息后,頓時作鳥獸散。有縋城而下向上杉軍投降的,也有丟盔棄甲意圖逃回家鄉(xiāng)越前的,更有躲在角落里乞求神佛保佑不被上杉軍發(fā)現(xiàn)的。
雖說淺井家家臣接二連三的叛離,小谷城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但淺井家之中依舊有一批忠于淺井長政,且愿意為之獻身的家臣們。
遠藤直經(jīng)為了遏制上杉軍的攻勢,直接率本部兩百余軍勢向著北陸道上杉軍本陣所在的山脇城(位于小谷城西面)發(fā)起決死突擊。
但柿崎景家作為上杉家的宿將,可不是泛泛之輩。他隨即令竹俁慶綱、小國重賴、上野家成、大關(guān)親信等部分別從南、北兩面對來犯的淺井軍展開夾擊。
畢竟遠藤直經(jīng)部兵力寡少,還處于師老兵疲的狀態(tài),他們很快就遭到如同黑色潮水一般涌來的上杉軍包圍。
雖然遠藤直經(jīng)作為淺井家頭號猛將,但其麾下之人并非人人如他一般驍勇善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