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賞罰分明
狼煙蜂起,群雄逐鹿。
四方皆稱己為真命之主。
然天命有授,祚由天裁。
真龍乘時而御九天之運,非人力所能及哉!
上杉清定是深知織田信長并非甘愿俯首稱臣之人,也知曉其絕非池中之物。
故而,清定可沒有輕敵大意,他在率大軍攻入尾張境內后,可沒有效仿另一個次元里的今川義元那樣,在荒郊野外設置本陣,反而是將本陣設置在了城池之中。同時,他還利用兵力上的絕對優勢,采取兵分多路的方式,打得織田家是左支右絀、疲于應付、狼狽不堪,很快就全線崩潰。
隨著六角軍盡數撤出北伊勢諸郡、長島一向一揆眾自相殘殺、白瀨城開城投降、上杉軍橫掃尾張一國全境,織田家于員弁郡、桑名郡、朝明郡等地的統治迅速崩潰。
御薗城城主渡邊八右衛門、下笠田城城主多湖大藏介、大木城城主大木安藝守、金井城城主種付彈正左衛門、阿下喜城城主片山信保、梅戶城城主梅戶高實等北伊勢諸將們在獲知勝幡城陷落,且自己的家眷并沒有遭到上杉家清算后,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重返上杉家一方,并聯合起來攻落了下平城,討取自城代中野一安以下三百余人。
渡邊八右衛門、多湖大藏介、大木安藝守、種付彈正左衛門、片山信保、梅戶高實等北伊勢諸將在攻落下平城后,還馬不停蹄地攻向身在治田城的織田家重臣瀧川一益。
盡管瀧川一益及時對治田城外圍的中山城、麻生田城、寺山城、北山城、西教寺城等支城兵砦進行加固、增筑,但因兵力寡少,仍然沒能達到牽制北伊勢國人一揆的作用。
僅僅不到半個月的功夫,中山城、麻生田城、寺山城、北山城、西教寺城等十余座城池兵砦就被北伊勢諸將先后攻落,道家正榮、長崎元家、佐治新助、寺西之政、木全河內守、右田新右衛門、津田次右衛門等諸多瀧川家重臣或與力不是被討取,就是在逃往治田城的途中遭到落武者狩。
即便形勢對織田家極為不利,瀧川一益依舊沒有心生叛離的想法,反而是與瀧川益重(龍川儀太夫,瀧川一益之侄,一說外甥)、瀧川雄利(源凈院主玄,瀧川一益女婿)、瀧川忠征(木全忠澄之子,瀧川一益養子)、津田秀政(瀧川一益養女婿,織田彈正忠家庶子家)、瀧川一忠(瀧川一益長男)等將繼續固守于治田城之中,并散盡囤積的白銀、銅錢,招募浪人、征召軍勢,并向六角家、長島一向一揆眾等己方勢力進行求援。
之所以瀧川一益此時仍然忠于織田家,是因為他并非織田家的譜代家臣,反而是外樣家臣出身。
瀧川氏出自近江甲賀郡的大原氏庶子家的櫟野家,瀧川一益在從其父櫟野一勝手中接任家督后,就將苗字改為了‘瀧川’,但與同族之間的沖突中落敗而失領,作為其原主家的六角家對此更是不聞不問,導致瀧川一族不得不背井離鄉下向尾張。
因擅長使用和制造鐵炮,瀧川一益因此獲得了織田信長的青睞,并得到重用,在短時間內就位列織田家城持重臣,還坐鎮境目地帶。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瀧川一益以外樣家臣的身份在織田家中獲得重用,自然是決定為織田家赴湯蹈火,粉身碎骨,義無反顧。哪怕織田家到了覆滅在即之時,他也不會心生叛意。
由于治田城與織田家的聯系已經被徹底切斷,使得瀧川一益根本不知曉外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依舊指望著六角家、長島一向一揆眾等己方勢力能夠盡快發兵前來馳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