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北畠之愿
這種膠著狀況是在義滿去世后才被打破的。
足利義滿死后兩年左右,于應永十七年(1410年)三月,后龜山法皇就拜訪了足利義滿的繼承人足利義持,同年十一月離開嵯峨,前往南朝故地吉野。
此前一年,成仁王進入東寺地藏院,不再是皇嗣候補,小倉宮恒敦的動向雖然不明,但從這個時期開始,出現了立后小松天皇皇子為嗣的動向。
在這種情況下,后龜山法皇拜訪足利義持,就是意圖與之進行談判,希望其能夠達成條件。
只是,后龜山法皇與足利義持未能達成協議,且得知皇統迭立無望,便選擇了突然出走。在傳奏廣橋兼宣的斡旋下,后龜山法皇在六年后,于應永二十三年返回了嵯峨。
但在后龜山法皇出走期間,后小松天皇的皇子躬仁被敕封為親王,踐祚并即位(稱光天皇,追號由稱德、光仁這兩個謚號合而為一)。
鑒于新皇趁大覺寺統上皇不在的時候踐祚即位,導致南北統一的條件被公然廢除。
第三代伊勢北畠家家督北畠滿雅便應小倉宮一脈的南朝皇嗣所請,向北朝舉兵反抗。
隨著后奈良天皇死于非命,以及持明院統旁系伏見宮一脈出身的伏見宮邦輔親王被三好長慶、六角義賢二人擁立為帝,就讓北畠晴具、北畠具教父子二人便意識到達成列祖列宗遺愿的時機已至,便派遣家老真柄孝吉作為使者,前去出使上杉軍本隊本陣所在的駿府城,希望上杉清定能夠擁立伊勢北畠家世代家督庇護的小倉宮一脈皇嗣為帝。
因長祿之變,赤松家遺臣上月滿吉、石見太郎、丹生屋帶刀等人為了恢復赤松家的家名,獲得了后花園天皇的綸旨、時任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政的御教書,就假托“臣從”的名義,而偷襲了位于大和、紀伊兩國境目地帶的北山村,將自天王(尊秀王)、忠義王兄弟暗殺,重創了以此地為根據地的后南朝勢力,甚至還奪走了神璽。
因此,在嘉吉之亂一度斷絕的赤松家得以在赤松政則的手中復興,還被授予了加賀北半國守護職。
伊勢北畠家深知足利將軍家與持明院統一脈的天皇為了對南朝皇嗣斬盡殺絕而不擇手段,為保全小倉宮一脈能夠繼續延續下去,之后的歷任伊勢北畠家家督便選擇了暗中藏匿,讓足利將軍家與持明院統一脈的天皇以為小倉宮一脈已經絕嗣。
現如今,小倉宮一脈中已經元服的只有恒圣一人。
小倉宮恒圣是出自小倉宮恒敦的四男尊雅王(南天皇)之后,為了勵志奪回屬于大覺寺統一脈的皇位,他便從先祖小倉宮恒敦、小倉宮圣承的名諱中各取上字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