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傳檄天下
當上杉清定進駐駿府城休整,并等待巖代、磐城、陸前、陸中等國的己方軍勢合流之際,先行召開了軍議。
在清定看來,此時鐵炮已經在扶桑的五畿七道諸國之中普及,為了避免家中之人擅自行動,以及主動向敵方發起一騎討的請求,他便借著召開軍議的機會,重點提醒了一下本莊繁長、善宗次、穴澤氏清、真壁宗干、鷲內秀定等家臣。同時,也還能讓其余家臣引以為戒。
隨著火器的大規模裝備,清定已然認為在戰場上一騎討這樣的‘斗將’行為應該淘汰。他認為一軍之將的任務是在各自陣中主持大局,而不是像足輕、徒步武士那樣在前面廝殺。可就是有些家臣是屢教不改,始終保持著親自操刀上陣的習慣。
曾經,上杉定虎在率軍經略會津四郡之際,就率寡兵于前線探查,結果遭到了蘆名家的大軍包圍。若不是麾下將士用命,她也很難做到全身而退。
事后,清定就專門責備過上杉定虎:“身為一軍主將,絕不能魯莽行事,要慎重行事!本家不愁你不能戰斗,而是擔心你過于輕敵,你可別忘了令兄華岳光榮與本家對你的期望······”
反過來,清定還不忘表揚了成熟穩重,且出身于足利將軍家奉公眾的同族老臣八條春綱:“如今家中之人皆驍勇善戰,但是平時里老成持重、治軍嚴明、熟悉兵法的,誰也比不上八條日向守。他的職責是在軍中運籌帷幄,決不會輕易出陣與敵人進行廝殺。”
可是,清定苦口婆心的告誡,依舊杜絕不了家中之人好勇斗狠的風氣,本莊繁長、善宗次、穴澤氏清、真壁宗干、鷲內秀定等人在往后的日子里依然我行我素。不可否認的是,家中重臣帶頭沖鋒陷陣的確可起鼓舞士氣的作用。
在上杉軍的本隊各部軍勢于東遠江諸郡進行聚集之際,清定還不忘命常陸出身的儒學者山崎秀仙起草檄文:
自古君王臨御天下,皆正義居內以制邪魔,邪魔居外以事正義,未聞以邪魔居中而制天下也。自足利氏祚傾移,三筑以蕞爾波州入主雍州,至近畿四國,縱橫馳騁,此豈人力,實乃天授。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殺伐過重之嘆。自是以后,乖張暴戾,屢出無名之師軍,勞民困人;又如滅人之宗,絕人之祀,至于民眾失所;不尊朝廷,幕府,上下相習,恬不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幕府者天下之根本,禮儀者御世之大防,其所為如彼,豈可為訓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架空主家波州細川、京兆細川、足利將軍家,失君臣之道,又加以蠻橫專權,酷吏毒虐,萬民抱怨,于是人心離叛,諸國并起,使我天下之民,死者肝腦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乃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當此之時,天運循環,近畿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圣人,驅除天魔,恢復光明,立綱陳紀,救濟斯民。今一紀于茲,未聞有治世安民者,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于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予本越后刈羽三尺微命,因大亂,為眾所推,繼任家督,后冠坂東副帥,居小田原形式之地,戰甲信,平關東,攻東海,敗一向,興上杉,今二十年矣。民稍安,食稍足,兵稍精,控弦執矢,目視我近畿之民,久無所主,深用疚心。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西進上洛,拯生民于涂炭,復朝廷,幕府之威儀。慮民人未知,反為我仇,絜家北走,陷溺猶深,故先逾告:兵至,民人勿避。予號令嚴肅,無秋毫之犯,歸我者永安,背我者自竄。蓋我近畿之民,天必命我正義之人以安之,邪魔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邪魔,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天下之恥,爾民等其體之。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鑒于細川晴元的嫡男細川聰明丸仍在三好長慶的手中,清定并沒有完全否定現任管領細川氏綱,避免三好長慶狗急跳墻。
當然,清定還命早就暗中臣從上杉家的小川城城主多羅尾光吉、雨乞山城城主藤林保豐二人派遣麾下忍者,對三好家、六角家治下的近江、山城、攝津、大和、和泉、河內等國進行大肆襲擾,盡可能的阻撓三好家、六角家征召軍勢、調集糧草,從而減輕上杉軍上洛的阻力。
而另一方面,足利義輝、三好長慶、六角義賢、朝倉義景、赤松晴政、仁木義視、本愿寺顯如等人可沒有坐以待斃,他們深知上杉家的兵甲之盛,難以匹敵,便相互之間積極聯系,并想方設法的拉攏更多的大名、國人領主們至己方,準備阻遏上杉家三道并進的勢頭。
盡管足利將軍家的權威日益低下,但足利義輝還是與三好長慶、細川氏綱、六角義賢等人聯名對西國新崛起的大名毛利元就發去祝賀,希望毛利家能夠盡快穩定治下領國,并發兵上洛前來勤王。
為了表示誠意,足利義輝授予了毛利元就御相伴眾的家格,以及朱柄傘、涂輿兩樣免許,直接讓其擁有了守護格。
然而,不論伏見宮貞敦親王(二條晴良岳父)、寬欽法親王(勸休寺門跡,伏見宮貞敦親王次男)、堯尊法親王(妙法院門跡,伏見宮貞敦親王三男)、任助法親王(仁和寺門跡,伏見宮貞敦親王四男)二條晴良、九條稙通、高倉永家、廣橋國光、薄以緒等皇室、公卿好說歹說,后奈良天皇就是反對指認上杉清定為朝敵。
加上時任關白近衛前嗣舉族經近江朽木谷后逃入若狹,使得朝廷之中的親上杉家一派公卿頓時失去了主心骨,根本無力阻止親三好家一派的公卿擅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