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晴宗來訪
隨著上杉清定研發出大蒜素后,不僅讓綿羊攝取后,皮毛光亮,體質健壯,還進一步讓綿羊增強了抗病力,提高成活率,以及改善飼料的適口性,讓綿羊提高采食量,從而避免出現采食量下降或拒食,造成生長緩慢、瘦弱等狀況發生。
盡管大蒜素的殺菌能力是青霉素的十分之一,但對多種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腦膜炎、肺炎雙球菌、鏈球菌及白喉、痢疾、大腸桿菌、傷寒、副傷寒、百日咳、結核桿菌和霍亂弧菌等都有明顯的抑制或殺滅作用。還能殺死更多種致病真菌和鉤蟲、蟯蟲、滴蟲。
可以說生吃大蒜是預防流感和預防腸道感染病的有效方法。
而后,清定還將大蒜素大規模投入醫用,便命侍醫奉行后藤左近將監著手對大蒜素進行大規模提取,并安排位于前線的宇野藤右衛門、永田德本、大月景秀、長田平右衛門等人此后必須用帶有大蒜素的冷凝液來清洗紗布、繃帶等進行清洗殺菌,從而進一步降低己方將士因傷口感染而引發破傷風帶來死亡、截肢幾率。以及避免鹽水、沸水消毒的不完全。
畢竟,古代可沒有什么無菌操作的概念,一般就包扎上點金瘡藥,手狠一點的就拿烙鐵燒灼止血。這樣的傷口環境簡直就是破傷風的理想家園,因此,古人很多戰場上的習慣都無意中利用的破傷風梭菌。
破傷風的潛伏期通常為一周左右,古時也稱“七日風”。
而“破傷風”之名最早見于北宋醫學家王懷隱編寫的《太平圣惠方》,“……致身體強直,口噤不開,筋脈拘攣,四肢顫掉,骨髓疼痛,面目喎斜……此皆損傷之處,中于風邪,故名破傷風。”既命名了“破傷風”,也對疾病癥狀做了詳細的概念性解釋。
破傷風早期是非常容易被忽視,等到出現癥狀后,已是中晚期,幾乎只能聽天由命。
戰場上傷口受破傷風梭菌污染的概率可達到百分之二十五至八十,平均病死率更是接近三分之一。這個殺傷力在古代絕對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數量。
再加上,如今鐵炮在扶桑的五畿七道的各個武家治下已或多或少的開始裝備起來,戰事的規模和烈度也在不斷上升。一旦在戰場上被彈丸擊中,若是不及時進行有效的處理,就很容易感染破傷風。
當然,清定為了便于增加大蒜素的提取,還特地下令越中、越后、佐渡、羽前、羽后、津輕、陸中、陸奧、巖代、磐城、蝦夷地等治下領國之中氣候較為寒冷的地區,下轄的所有村落里,必須要專門劃出一塊土地進行種植大蒜,自己之后還會專門派遣目付下向諸國進行考察,若是抗命不尊者將會嚴懲不貸。
而另一方面,作為上杉家盟友之一的伊達晴宗倒是不遠千里的從羽前置賜郡米澤城來到了上杉家本據小田原城的總構外。而且,與他同行的還有伊達實元、伊達彥太郎、大有康甫(伊達晴宗之弟,東昌寺第十四代住持)、伊達阿南、桑折貞長(桑折景長之子)、石母田光賴、原田宗政(伊達家宿老)、伊達崎實烈、大條宗家、鬼庭良直等至親、同族、家中重臣。
之所以伊達晴宗會選擇在上杉家即將大舉發兵西進之際來到小田原城外,是因為他已然看出上杉清定將會是下一位天下人,更有可能是靜謐五畿七道、達成天下泰平之人。
在伊達晴宗看來,伊達家與其繼續保持越陸同盟,且與上杉家處于同等外交地位,倒還不如效仿大寶寺家、小野寺家、最上家、戶澤家、檜山安東家、相馬家、田村家等奧羽兩州武家那樣,早早的臣從于上杉家的軍門之下,以保全家名存續、本領安堵。
而且,就算一度失領,上杉家也不會置之不理。就例如高水寺斯波家,在被三戶南部家擊敗以后,上杉家甚至還讓斯波詮真之子斯波孫三郎去繼承了已經斷絕的武衛斯波家家名。如此一來,高水寺斯波一脈就以庶流出身繼承了三管領家之首的總領家武衛斯波家。
再加上,伊達家在南北朝時期就是隸屬于南朝一方,還多次追隨花將軍北畠顯家,以治下的伊達郡為中心,頻繁對鄰近的置賜郡、信夫郡、刈田郡、伊具郡、柴田郡、亙理郡等地展開侵攻,給足利將軍家在南奧諸郡的統治造成了極大的動搖。
當伊達晴宗獲知清定為朝敵楠木一族進行斡旋赦免,以及大力拉攏千種家、伊勢北畠家等原南朝一方出身的武家后,就下定決心要追隨上杉家,還讓自己的長男伊達彥太郎不使用現任征夷大將軍足利義輝的偏諱,準備從清定從拜領一字。
先前,伊達晴宗就打算將長女伊達阿南嫁給二階堂照行的嫡男二階堂盛義(二階堂行盛)作為正室,以加強伊達家與二階堂家之間的羈絆,并穩定伊達家在南奧的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