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淺利之變
在獲知上杉家的大軍正浩浩蕩蕩北上的消息,南部晴政在恢復鎮定后一面派遣使者前往北出羽的十狐城,勸說淺利則祐站在南部家一方,對正在彈壓湊安東家內訌的檜山安東家進行背刺;一面對治下領國進行極限征召,只要是年滿十二歲至六十五歲的男子盡數從軍入伍。
對于南部晴政所下達的命令,也就只有三戶南部家的根本之地西三戶郡,以及長期鎮守鹿角郡的長牛家、石鳥谷家、毛馬內家等同族、譜代家臣出身的領主愿意聽從。
像巖手郡、筑波郡兩郡之中,先前降服于南部家軍門之下的原高水寺斯波家重臣們,對南部晴政的極限征召是極為抵觸。
要知道,先前被殺的高水寺斯波家家督斯波經詮、高水寺斯波家少主斯波詮真父子本就擁有屬于他們的一批政治勢力,擁有鐵桿擁護者,有譜代家臣支持他們,有旗下國人領主支持他們,有領民支持他們,有一定的階級支持他們,還會有輿論會支持他們??蛇@些方面,南部晴政卻并沒有都考慮進去。
在討取了斯波經詮、斯波詮真父子,以及兼并巖手郡、筑波郡絕大部分地區后,他們會不會真心實意的支持南部家?他們憑什么支持南部家?
原高水寺斯波領之中的不少領主與高水寺斯波一族關系深厚且密切,因此他們不一定會支持南部家攻滅他們原先在主家。那么這種情況下,貿然兼并高水寺斯波領,很容易就會造成大面積的地方反抗。
其實,最佳的解決方案是先扶持一個高水寺斯波一族出身的幼主,等到時間久了,高水寺斯波家的重臣、旗下國人領主們在情感上都慢慢接受了,屆時再取而代之,這不就妥了么?
但南部晴政沒有什么前瞻性,看待事物也不長遠,最終選擇了急功近利。他并沒有選擇用時間來消弭高水寺斯波家在陸中諸郡的影響力和精神力,反而是直接貿然出兵將高水寺斯波領兼并,打算以此來短時間增強南部家的實力,好在與上杉家的抗衡之中增加己方的勝算。
當然,在戰國之世,南部晴政這樣的做法也是符合常理的。畢竟,五畿七道之中的絕大部分大名、國人領主都在積極擴張領地,進取天下,總是守著那么一塊地,那也不是辦法。
況且,南部家治下領國并不是一塊風水寶地,地廣人稀不說,環境還非常的惡劣。若不是有著不少金山、鐵山、牧場等特產,恐怕南部家很難在北奧諸郡站穩腳跟。
面對新的困境,南部晴政倒是將希望寄托在了上杉家旗下大名之一的淺利則祐身上。
淺利家與南部家皆是出自甲斐的清和源氏,在南北朝時期也一度追隨花將軍北畠顯家與足利尊氏一方進行交戰。
但與南部家不同的是,淺利家的立場卻并不穩定。
眼見北朝一方逐漸取得優勢后,淺利家便叛離了南朝方,并對曾經的友軍南部家刀兵相向。
之所以南部晴政會選擇在自身形勢危急之時,意圖調略淺利家,是因為淺利家與檜山安東家之間齷齪不斷,尤其是在阿仁銀山的歸屬權上,兩家更是頻頻爆發沖突。
若不是有上杉家多次介入調停,恐怕淺利家依舊會因領地糾紛以及阿仁銀山的歸屬權,與檜山安東家再度刀兵相向。
而且,淺利家內部還分為兩派,即淺利則祐庶兄淺利賴治(淺利賴清)為首的親南部派,以淺利則祐之弟淺利勝賴(淺利義正)為首的親檜山安東派。
眼下,檜山安東家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彈壓湊安東家內訌上,對于阿仁銀山周邊的守備也減輕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