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胤治用計
如此駭人聽聞之事迅速傳遍了柴田郡、名取郡、宮城郡、黑川郡、桃生郡等地,很快就起到了白井胤治想要的效果。上杉軍將會食用敵軍這一恐怖印象,很快就在南奧各地武家、農民、商人、匠人等心中扎下了根。
使得先前國分家上下好不容易因留守家內訌奪回失地積攢起來的士氣盡數清零,轉而變成了對上杉軍感到極度恐懼,戰斗力也隨之急劇降低。
被嚇得幾乎魂飛魄散的樸澤城城主樸澤政時(大河戶政時)、北目城城主栗野長國、荒井城城主堀江掃部助、萱場城(南館城)城主萱場時政、南目城城主南目紀伊守(喜多目紀伊守)、茂之崎城城主栗野大膳等國分家的重臣們紛紛主動開城向上杉軍投降,并火速遞交誓書和人質,以及獻上各自城中囤積的糧草輜重以供上杉軍使用。更有甚者,還燒毀了村落、城下町,逃竄到密林深山之中。
白井胤治的這一招不戰而屈人之兵,頓時令南奧諸郡之地大亂,就算國分宗政、村岡兵衛尉、黑川稙國、長江盛景等人仍然意圖負隅頑抗,也根本阻止不了麾下軍勢的崩潰。
在短短十天之內,上杉軍就先后奪取了柴田城、村田城、鵜之崎城、前田城、雷神山城、樸澤城、北目城、茂之崎城、南目城、萱場城、荒井城、若林城等南奧諸郡之中的不少重鎮要地,并切斷了國分家與黑川家、留守家叛臣們的聯系,甚至還兵臨國分家本據千體城下。
此時的千體城中并無太多的守軍,而國分家一門親族眾筆頭古內長時因笹森城城主鶴谷盛勝、南目城城主南目紀伊守倒戈,根本無法率國分軍迅速回援千體城。而且,因戰事頻頻失利,使得國分軍的非戰斗減員非常嚴重,不少足輕、農兵更是趁機開小差逃跑。
雖然國分家已經經營南宮城郡達到三百余年,但其本據千體城的城防并非是高城深池,只是修筑于標高一百二十余米青葉山的普通山城而已。
原本,千體城外圍的那些支城兵砦在堅持抵抗的情況下,是能為國分宗政爭取到足夠時間等待古內長時所率的國分軍本隊回援。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國分家坐鎮一方的重臣們可不愿意步懸田家、亙理家、陸奧大內家、二本松畠山家等大名、國人領主們的后塵。加上他們聽到上杉軍有吃人不吐骨頭的恐怖傳聞后,徹底喪失了戰意。
再加上,千體城上下沒有一個人做好與上杉軍本隊交鋒的心理準備。千體城的守軍一發現城外到處飄揚著竹雀紋、毗字大旗后,士氣一下子就跌落谷底。
尚未進行交戰,千體城中絕大部分人已經崩潰了,不少人還趁著上杉軍尚未完全合圍千體城之際,縋城而下逃亡。
國分宗政在獲知城中戰意盡失后,已然意識到繼續負隅頑抗下去只會讓國分一族覆滅。為了不讓才元服不久的長孫國分盛顯,以及白石景氏、鄉六盛貞(鄉六盛政)等子嗣死于非命,他經過再三權衡后,最終選擇了開城向上杉·伊達聯軍投降。
然而,千體城中也有不愿向上杉·伊達聯軍投降的之人——國分宗政次男橫澤盛基。
橫澤盛基作為國分家庶子家橫澤家的家督,在總領家嫡流沒有絕嗣之前,是沒有返回總領家繼承家名的機會。但他打算接過其父國分宗政手中的大旗,繼續與上杉家、伊達家進行抗爭。
在橫澤盛基看來,國分一族在南宮城郡的影響力較大,且根深蒂固,完全可以依托領內的深山密林與上杉軍進行不斷周旋。只要拖延至冬季,那么上杉軍必然會知難而退,屆時先前倒向上杉家、伊達家一方的家中重臣們還會重返國分家的旗下。
于是,橫澤盛基在千體城開城后不久,便聚集了一批舊部、浪人、盜賊于山林湖澤之中流竄,并頻繁對上杉軍的小荷馱隊發起襲擾,但依舊無法改變南奧諸郡的形勢。
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上杉·伊達聯軍就在樸澤政時、栗野長國、栗野大膳、堀江掃部助、萱場時政、南目紀伊守等原國分家重臣們的協助下,將橫澤盛基為首的一眾國分家舊臣、浪人、盜賊一百余人擒獲,并押至千體城外盡數斬首示眾。
因國分宗政五男千葉俊久很早就過繼到亙理郡的坂本千葉家,且追隨伊達晴宗一方,在他的極力請求下,上杉定虎這才留國分宗政、國分盛顯、白石景氏、鄉六盛貞等國分一族之人一命,并將他們盡數移交給伊達晴宗去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