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仿制火炮
盡管王直轉交給上杉家的佛郎機炮制造方法內容皆是葡萄牙文,但上杉清定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仿制佛郎機炮的想法。
就算如今的上杉家中沒有精通葡萄牙文之人,但是上面還是附有一些圖紙的,并非只有葡萄牙文。
于是,清定便令家中鐵炮奉行鐵炮屋本五郎盡快負責召集原頸城郡舟井村的能工巧匠們,以及相模、武藏、上野、下總、上總、駿河、甲斐等治下領國之中的鍛冶能人,再根據現有的一門佛郎機炮,想方設法的將其仿制出來。
畢竟,清定可不會認為王直會一直能賣給上杉家佛郎機炮,以及與上杉家進行貿易。
若是等王直在徐惟學、徐海叔侄二人的率部出走中緩過來,那么必然會想方設法的阻撓上杉家與朝鮮之間的牙符貿易,更有可能會出兵襲擾上杉家治下的見島、郁陵島兩塊飛地。
所以,清定可不會忽視王直的潛在威脅。
雖說清定先前也設想過從朝鮮來引進一批火器,但經過與朝鮮之間的牙符貿易,獲知了一些朝鮮的情況后,他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早在明滅元時,天朝大陸東南沿海不斷受到從扶桑過來的倭寇的騷擾,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平息外患,在國際上廣交盟友,共同對敵,他曾下令將一批火器運送到朝鮮半島,支援那里的抗倭戰爭。
同時,大明還向朝鮮人提供硝、硫磺,鼓勵其自制火藥。
當時,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在來自大明江南地區的火藥工匠的指導之下,比較快地掌握了火藥制造技術。
不久,李朝取代了高麗王朝,火器的發展也沒有停滯下來,他們生產的火銃以仿制大明的為主,并組建了使用火器的專業部隊,還創建了新戰術,例如在1434年(明宣德九年,李朝世宗十六年)圍剿野人女真時,就使用了三人為一隊的戰術,即一人手持盾牌在最前方,另外兩人手持火銃跟在盾牌手的后面進行輪番射擊。
盡管朝鮮的火銃質量是不亞于大明的,但是火炮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卻變得愈發落后了。
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例如朝鮮半島在經過改朝換代之后,所遇到的戰事只不過是女真諸部在邊境地區的襲擾罷了,且危機持續的時間不長、范圍不廣,只是曇花一現。
這自然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朝鮮人減少了火器更新換代的迫切性。
而大明在那時也好不到哪里去。
例如明朝在永樂以后,黃河兩岸、大江南北等內陸地區已經不再存在長時間、大規模的戰爭,即使是正統年間轟動一時的土木之變,那場危機持續的時間也不長。
正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歐洲一直戰亂不斷,崇尚武力的人有很多,他們不停地研制新裝備,大約從15世紀起,便開始引領火器發展的潮流。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使火器淪為了商品,在市場中進行優勝劣汰的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