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深化改革
在江口之戰獲得大勝的三好長慶在率軍進入京都后,他所看到的卻是征夷大將軍、管領遠逃以及群龍無首的京都。
就這樣,三好長慶不但完成了為父報仇的任務,也將三好家的勢力范圍延伸至京畿諸國。
隨著京兆細川家的崩潰,取而代之的是從京畿諸國遍地狼煙之中崛起的三好家。三好長慶之后更是被世人稱之為扶桑之副王。
當然,三好長慶并沒有因擊敗細川晴元而得意忘形,相反他卻非常的清醒。
因為,眼下的三好家在京畿諸國之中的根基并不深厚,鄰近諸國對于三好家的態度仍不友好。
天下人這個位置可不是誰都能去坐的。即便有了機遇和實力,一旦坐上去那就極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
可以說,天下人這個位置形同走鋼絲的高危職業。細川政元、大內義興、細川高國、細川晴元等人都先后成為天下人,但都無一例外的倒了下去,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盡管三好長慶本人是有治理天下的魅力以及器量,但他對新奪領地以及本領的治理和鎮撫卻照搬了京兆細川家的統治模式:
由三好義賢坐鎮阿波勝瑞城,負責鎮守三好家反根本之地阿波、讃岐兩國;十河一存坐鎮和泉的岸和田城,負責監視河內、紀伊的動向;安宅冬康負責鎮守淡路,節制淡路水軍眾,負責經營三好家的海運;三好長慶岳父游佐長教,因為是金吾畠山家家宰,故而也能替三好長慶安撫河內、紀伊等國·····
世人是這樣評價三好長慶與他的兄弟:“三好筑前守長慶擁有治理天下的魅力,三好實休入道(三好義賢)是稀世的謀將,十河一存為絕世的勇將,安宅冬康就是難得的仁將。”
再將視線轉回北陸道。
隨著上杉家治下領國增加了飛驒、上野、武藏半國、西下野三郡(梁田郡、安蘇郡、足利郡)等地后,上杉家的政策也需要延伸到這些地區之中。
上杉清定一面主導對齋藤家與朝倉家、織田彈正忠家之間進行停戰議和,一面進一步對現有的政策進行改革。
由于先前上杉家對治下領國關所廢棄政策進行的并不徹底,清定趁著眼下沒有進行大規模戰事之際,果斷進行持續推行,盡可能免除商人們的關稅負擔。
甚至就連先前沒有及時廢除的諸濱之役也得到廢除。僅允許對一匹馬馱的貨物收取一升米的庭物(手續費)。
如此一來,上杉家就全盤否定了皇室、公家、寺社、武士、工商業者等人原有的征收役錢的權力,在此基礎上,再將權力交給實際負責流通的人和集團,由上杉家來規定合適的手續費和運費,在東國地區建立起新的流通秩序。
另外,清定還不忘擴大在越中、飛驒兩國的馬借(中世時利用馬匹運送物資的運輸業從業者)規模。好讓飛驒一國的木料、柴薪、板材等特產得以大量輸送至越后。
不僅如此,上杉家還對北國航線的往來船只做出了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