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指尖溫度,古城記憶
視頻剪輯完成后,標題定為:
《喀什老城的呼吸聲——你見過還在敲打銅壺的手藝人嗎?》
發布不到一天,點贊破萬,評論區炸了鍋:
“這是我爺爺年輕時候生活的地方,太感動了!”
“這才是真正的中國風!支持非遺保護!”
“能不能報名參加夜市?我想親手體驗一次艾德萊斯綢織造。”
與此同時,林硯聯系了當地的文化公眾號,發起話題互動:
【我愿意為非遺點亮一盞燈】
短短兩天,志愿者報名人數突破百人,連附近小學也組織學生前來參觀學習。
消息傳到市場管理所,馬建國臉色變了。
再見面時,他的態度明顯松動:“只要不影響市容秩序,可以特事特辦。”
林硯點頭致謝,卻沒有放松下來。
那天晚上,阿依夏獨自坐在織機前,手指飛快穿梭。
她連夜趕制了幾件小型艾德萊斯綢樣品,打算在市集上做現場織造演示。
她還準備了教學小卡片,教游客如何辨識綢面紋樣的含義。
阿依夏連夜趕制了幾件小型艾德萊斯綢樣品,打算在市集上做現場織造演示。
與此同時,阿帕也答應在攤位旁設“刺繡體驗區”,并帶來了一批舊布料供孩子們練習縫線。
兩位女性手藝人一個守著織機,一個坐在針線籃前,雖是臨時布置的攤點,卻充滿了生活與傳承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