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7章 諸多無奈
滿長安身為財政局長,豈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怎么完成?誰說一定要完成了。去年林書記還是縣長的時候,不照樣整頓了嗎,不照樣沒有完成任務,市里也沒說什么啊。本來就是她賀蘭祿定的狗屁不合理目標,憑什么一定要完成。”
“你自己也說了,那是他當縣長的時候。”
“什么意思。”
“長安,此一時彼一時了。”房文賦嘆了口氣。
“林書記變成了第二個賀蘭祿?”滿長安問。
“林書記不會變成賀蘭祿,但形勢會讓他不得不做出一些不想做的事啊。我就分析三點。”
“第一,去年林書記是縣長,按理應該主掌財政大權的。可事實是什么,你我都清楚,許哲茂死死攥權不肯放。百思之下,林書記便想出了專項整頓行動這個一舉兩得的辦法。既贏了干部群眾的心,又成功從許哲茂那里分到了權力。”
“第二,目標是有法律效力的,它不但是市里分配我們的任務,還是縣人大通過的決議。目前我還沒聽過哪個地方因為完不成就敢去調整目標的,那是最恥辱的做法,會讓上面覺得你無能。主動調整和被動完不成是有區別的,一個是認慫,一個是盡力。所以,去年林書記做了什么?一邊整治,一邊和許哲茂打賭,去稅務局調研,逼迫對方加強征收力度,彌補缺口。你是財政局長,應該明白,一個地方的主官,要是連收入任務都完成不了,執政能力是要受到上面懷疑和同僚攻擊的。”
“那最后林書記也沒受到問責啊。”滿長安說。
“別著急,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房文賦問,“去年發生了什么?許哲茂落馬、林縣長調離。書記、縣長兩位主官前后腳離開,怎么問責?再說了,林縣長挨個處分調團市委,這難道不是變相問責?所以,主要矛盾決定一切。當時的朗新風雨飄搖,上面穩住大局還來不及,也就不會抓著收入問題不放了。而且,林縣長也不是沒努力啊,稅收那邊還是彌補了不少缺口的。”
說完這三點后,看滿長安若有所思的樣子,房文賦拍了怕他的肩膀:“還有一點拿不到臺面上的。”
“什么?”
房文賦環視了一圈,壓低聲音道:“胡書記到朗新調研一次,賀蘭祿就高升了。然后林書記就來了。他們之間都是存在聯系的。不能鬧得太難堪,剩下的你自己去想吧。”
丟下這句神秘的話后,房文賦上了自己的公車,兀自離去,留下陷入沉思的滿長安。
干事成功的三要素:領悟力、執行力、承受力。
這三個要素,互相支撐,決定了一個人所能成就的高度,缺一不可。
人與人的區別,也就在這三個上面。滿長安這些要素都是具備的,但同房文賦相比,領悟力就要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