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張郃的遺憾
實不敢提賜教二字,我二人心中有憾,實在是愧對先主。”
張郃,陳安二人見董卓豪爽,并不端一點架子,言語之中也沒有對袁紹的不屑,心中對董卓的印象自是好了三分。
董卓令許褚,典韋二人也一同坐下吃酒,認真聆聽張郃所說,并且探討起鐵木真所率胡人的陣勢。
據(jù)張郃所言,鐵木真多以草原輕騎為主,步卒則是重甲步兵,多為幽州軍械。并無統(tǒng)一軍陣,大部分為草原各部族分開統(tǒng)領。
“大約多少兵馬?”
董卓聽張郃表述,覺得袁紹不該敗的如此之快。定是中間出了什么問題。
“單鐵木真所統(tǒng)率的烏桓就有五六十萬。今年六月,袁公本欲拿下幽州郡,不料圍剿公孫瓚幽州城時,鮮卑,烏桓,高旬麗三路胡人將近百萬大軍合力瓜分幽州。幸虧眾將死戰(zhàn),有高覽,高昂二位將軍斷后,這才安全退回冀州。”
“只是主公誤聽郭圖言論,認為胡人會在幽州因地盤紛爭陷入內亂,并沒有派遣過多兵力穩(wěn)固邊防。”
“但是郭圖完完全全的判斷錯了,鐵木真撕毀與高旬麗的條約,高旬麗被鐵木真殺退了回去,獨占了幽州全境,而鮮卑則是默契轉頭進攻并州,他們兩路胡人齊頭并進,同時入侵并州,冀州二地,我等根本反應不過來。”
張郃說著說著臉色便變的鐵青。如若袁紹聽從沮授的建議,調集大半主力死守冀州邊境,鐵木真絕無可能如此快突破中山與河間二郡。只是原主母劉氏以袁尚生病為由,強行讓袁紹盡快返回冀州城,袁紹又最是寵愛幼子,這才為冀州大敗埋下了禍端。
雖說后來反應過來后的袁紹,立刻投入了全部兵力,想復刻在界橋大敗公孫瓚的驚世一戰(zhàn)。只可惜鐵木真并非公孫瓚,他們的排兵布陣已經(jīng)被鐵木真摸透,畢其功于一役,結果卻是損兵折將,袁紹身死。
\"原本我們也有機會翻盤逆轉,只是可惜棋差一著,那鐵木真不光摸透了沮監(jiān)軍的行軍路線,更是聯(lián)合鮮卑新任首領慕容霸截殺了袁公,我等這才慘遭大敗。”
張郃嘆氣,若是慕容霸不來橫插一腳,等自己與袁紹繞襲鐵木真與忽必烈軍陣,局勢便可瞬間逆轉。
“原來如此。”
董卓點了點頭,透過高昂視角,目睹了正面戰(zhàn)場幾乎全過程的董卓其實并不贊同張郃的看法,即使袁紹與張郃能夠步入正面戰(zhàn)局,最多也是減緩敗亡速度,袁紹已經(jīng)竭盡全力,鐵木真的底牌實在是太多,兩者相較之下,不光兵力相差了兩倍,鐵木真那一方明顯顯得游刃有余。
“董公,請恕我之言,這次的邊境之亂與以往的完全不一樣,無論是胡人主帥,戰(zhàn)將還是兵力都遠勝過以往。若是拖延下去,中原恐遭大亂。若董公信我之言,盡早驅逐胡狗,我張郃愿為馬前卒為董公開路。”
“我陳安也是如此,若董公果真愿意早日討伐胡狗,我陳安愿為董卓先鋒猛卒。”
“二位不必如此,我董卓此番來冀州,為的就是收復河山,若是不成,我便同我五十萬大軍一同死在北地!我知二位心向冀州百姓才將此半個冀州開城相讓我與我。還請二位擔任我軍先鋒,為我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