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陳宮剖析局勢,劉備決意抗袁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戰火紛飛,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劉備,這位自稱漢室宗親的英雄,自投身于討伐黃巾的戰爭后,憑借著自己的膽識與謀略,在戰場上屢立戰功。終于,他因大敗黃巾的赫赫戰功,被天子表奏為青州刺史,還獲封列侯。
這本是一件光宗耀祖、值得慶賀的大事,劉備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內心的喜悅如洶涌的潮水般澎湃,仿佛看到了自己匡扶漢室、重振劉家天下的希望曙光。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他開玩笑。青州的黃巾雖遭重創,但并未被徹底消滅,他們潰敗后與兗州的黃巾勢力迅速匯合。一時間,黃巾軍人數暴增至百萬之眾,如同洶涌的潮水,在青兗大地肆意肆虐。劉備雖率領著自己的軍隊奮力抵抗,可面對如此龐大的黃巾軍,他漸漸感到力不從心,防線在黃巾軍的猛烈沖擊下搖搖欲墜,一時難以抵擋。
就在劉備為青州戰事焦頭爛額之際,北方傳來了震撼人心的消息:袁紹成功坐領冀州,還在與公孫瓚的大戰中取得了輝煌勝利。
劉備心中一驚,他深知袁紹的野心與實力,若是讓袁紹在北方站穩腳跟,再揮師南下,自己腹背受敵,局勢將變得更加岌岌可危。于是,他急忙派遣使者,快馬加鞭地前往公孫瓚處,希望這位與自己有著同窗之誼的盟友能夠拖住袁紹,為自己爭取時間。
他在心中暗自盤算,只要自己能平定青州的黃巾之亂,就可以與公孫瓚南北合擊袁紹,將這個潛在的威脅扼殺在搖籃之中。
可公孫瓚此時也有自己的盤算。他一心想著盡快平定劉虞,整合幽州的力量,根本無暇顧及劉備的請求。
對于劉備的使者,他只是表面上敷衍了事,隨便應付幾句,便將其打發走了。劉備卻渾然不知,他還在焦急地等待著公孫瓚的回應,滿心期待著盟友能伸出援手。
實際上,袁紹剛剛占領冀州,民心未附,州郡中的豪杰多有不服,他正忙著安定冀州,根本無心顧及青州之事。
就在劉備陷入困境、舉棋不定之時,下人匆匆來報:“主公,曹操使者求見。”劉備聽聞,心中疑惑叢生,他與曹操雖都在亂世中崛起,但并無太多交集,實在想不通曹操此時派人前來所為何事。不過,他還是迅速整理思緒,派人請來自己的心腹手下,一同前往會見使者。
寬敞的府衙廳堂里,氣氛略顯凝重。只見曹操的使者穩步走進來,此人身材修長挺拔,一襲青色長袍隨風輕擺,步履間盡顯沉穩干練。他面容清癯,輪廓分明,劍眉斜插入鬢,眼眸深邃而明亮,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透著一股洞察世事的睿智與從容。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微上揚,帶著一抹恰到好處的謙遜笑意,整個人散發著一種獨特的儒雅氣質。
使者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劉備見狀,連忙起身回禮,臉上帶著一絲客氣的微笑,說道:“先生有禮,敢問先生如何稱呼?”
“鄙人陳宮,字公臺。”陳宮聲音洪亮,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聲音里透著讓人安心的力量。
劉備微微一驚,眼前此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陳宮。他在心中暗自驚嘆,臉上卻露出了更加熱情的笑容:“小子也聽聞過東郡公臺先生的大名,今日得見,實乃榮幸。”
陳宮謙遜地擺了擺手,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劉刺史過譽了,我不過是兗州一介小吏,怎比得劉刺史這般年少有為,戰功赫赫,聲名遠揚四方。”
“先生何必謙虛,請坐。”劉備熱情地招呼道,待陳宮坐定后,他才緩緩坐下,目光緊緊盯著陳宮,心中充滿了好奇與警惕。
陳宮坐定后,首先面帶微笑,語氣誠懇地說道:“恭喜刺史前期黃巾大捷啊,這等戰功,實在令人欽佩。以少勝多,大破黃巾,足見刺史治軍有方,謀略過人,此乃百姓之福,漢室之幸啊。”
劉備微微點頭,謙遜地回應道:“全賴將士效力,我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不知先生此來,有何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