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番外終 花非花,霧非霧!
老教授說道:“太祖皇帝朱元璋從元末戰亂中走來,見到了太多的痛苦,他的愿望,是能夠從根源上消除這些痛苦。”
“從大明朝成立以后的各種制度來看,他無疑是個理想主義家!”
“用西方歸化到我國史學家的觀點,就是說他是個烏托邦式的皇帝!”
“他的很多政治舉措都帶有這個特征。”
“這一點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就比如...”
“鮮明的戶口區分!”
“農工商軍,在那會有嚴格的戶口限制,農民的祖祖輩輩都只能是農民,軍戶的后代,也只能成為軍戶!”
“大明的稅制,也有這個特點表現?!?br/>
“很多軍戶的糧草供應并不是戶部統一發放的,而是納稅的農戶直接送過去,洪武實錄中記載了一個縣令的話,說他屬于地方官,俸祿本就不是很高,而這些俸祿居然是由幾十個農戶送到他手里的!”
“太宗皇帝就評價說過,洪武初年的戶部,更像一個龐大的會計衙門,只是做一些總入總出的賬。”
“朱元璋將大明朝看做一個菜園,各色人等在里面就好像平行線,永遠不會相交流傳下去,如此實現大明的千年萬年!”
“這個政策在初期的時候維持的非常好,從戰亂中走出的明朝短時間便恢復生機,可在洪武后期便出現問題了!”
“為何如此?”
“主要就在于人的能動性!”
“人,并非死物,而是活物,他終究有自己的思想!洪武皇帝的這一套做法,導致朝廷根本不了解地方的經濟發展?!?br/>
“我們說過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洪武二十年左右,經濟已經相當繁榮了,可上層建筑如果不作出改變的話,那必然會阻止這種經濟的發展。”
“在太宗試圖改革寶鈔的時候,洪武皇帝和他有了絕無僅有的一次爭執,連懷表都摔碎了,就是這種特征的表象。”
“無疑,太宗皇帝是一個極其務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