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也到了讓大明,揚威域外的時候了!
此言一出,方賓遽然臉色大變,急忙解釋:“我沒有這么說。”
“若是按照以往經驗,開海只會讓倭寇更加猖獗。”
“寶船自然雄偉,但也只有一艘,對付大股敵人自然手到擒來,可若是對付這些分散的倭寇,未免有些乏力。”
戚寧聽完后哈哈一笑,“工部侍郎練子寧走海運往北方送糧,為何每次都是從劉家港出發然后在直沽卸貨呢?”
“因為海岸雖大,可適合登陸之處卻很少。”
“皇上,臣以為只需守住適合登陸的險要位置,便可將絕大多數倭寇擋在海外。”
“到時候派遣寶船隊出海,一針見血搗毀倭寇巢穴。”
“再加上開海分化海商內部,倭寇定然會漸漸絕跡。”
李至剛言道:“之前蒙元開海,他們的船隊也很厲害,可最后倭寇還是四處登陸,剽掠錢財,足可見戚大人所說不過是空中樓閣而已。”
“蒙元豈可與我大明相比?”陳瑛反駁說道,“自崖山一戰滅宋之后,蒙元便日漸腐朽,這在古代歷史上都是極其罕見的。”
“忽必烈和妥歡帖木兒加起來統治了七十年,蒙元一共九十八年,中間二十年竟然更迭了七個皇帝!”
“政局如此混亂,就算一手好牌也打的稀爛。”
“而今我大明皇上圣明,國力強盛,怎可和蒙元同日而語,你休要玩這刻舟求劍的把戲!”
楊明政又一次站出來:“守住一些險要之地就能擋住倭寇?恐怕沒這么簡單吧。”
戚寧冷冷一笑,“兵法有云,守地先守險,這樣便可御敵與國門之外。就算有一些賊子頂著暗礁沖上了岸,也不過是疥癬之患,抄起鋤頭的百姓就能將他們殺掉!”
郭資言道:“我還是以為,對待外敵,應該以禮收服其心,三殿下編纂字典不就是為了這個么?”
“腐儒!”湯和也聽不下去了,冷冷罵道。
“信國公,大殿之上你為何如此貶低我?豈不聞士可殺不可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