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這里是我之國土!
實際上不論是他們選擇那一條路,終究都會是死路,無非就是結局的好壞罷了。
當然最好的結局就是被拔干所有價值,丟出城去。
因為再來狄道城之前。
嬴政就將一份名單交給了他。
上面明明白白的記載了這里諸多官員的清廉貪污,功過事記。
李斯不知道嬴政是怎么記載的這些。
他也不知道這些隱秘的事情,遠在萬里之外的嬴政是如何知道的。
但若是有了這些資料,他還無法將狄道城這邊處理好的話,他也就沒有什么繼續呆在這里的必要了。
臨行的一天晚上,李斯跟荀子說了許多。
或許是年少的遭遇跟常年游歷的原因,李斯已經早已見慣了殘酷,雖然他是儒家弟子,但對各種手段并不排斥。
相反,相比用儒家所謂的感化,教導,這種不確定的教育方法,李斯更贊同以法家,條約來管理。
當然,這并非是李斯不贊同儒家思想與學說,而是他覺得相比于儒家學說,法家的方式在亂世中更為管用,更為立竿見影。
望著周圍形形色色的官員,實際上李斯已經給他們定下了各自的結局,那些貪婪,不知悔改的,將會被清理一空,不論是殺掉也好,或者放走也罷,都無關重要。
最主要的還是要考察那些清廉爾等官員,有能力者重用,無能力者,哪怕是他再怎么清廉,也注定不會得到李斯額重視。
至于在進行這事的時候,會不會遭到反抗?那是注定會的。
不過他手里的令牌也不是吃素的,有王上這令牌在,就算這狄道城中官員的數量在來一倍,他也能輕松解決,并且也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有了王上的幫助,一切只不過是隨手而已。
來到狄道城,李斯更主要的任務,是抱住諸多百姓們的安穩,這也是他愿意,并且想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