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暴雨雷鳴,玉溪之所
雷雨之下,一輪又一輪的廝殺,被擊退在了玉溪鎮附近的城墻坡道前。
玉溪鎮是一個小鎮,坐落在山崖之間的一處相對于平攤的山脈之間,有一圈城墻,堪堪護住了城鎮。
這城墻自然沒有傳說中劍門關的那種,高大百米,小鎮的城墻,不過只有五六米高左右。
相比較于其他一些村落,玉溪鎮算是富余的了,鎮子雖然不大,但每年都會有很多的糧食收繳上來,然后運輸出去。
因為地勢與城墻的原因,玉溪鎮算的上是易守難攻,往常的年月,就算是這里有豐富的儲糧,但那些殺來的游牧民,也根本不會對這里感興趣。
因為這個鎮子對只有百余人規模的游牧民,是不易攻下的,更別提玉溪鎮中,還有貨真價實的三百名左右的秦國軍人了。
但今年,這些游牧民像是被沖昏了腦袋,像是認定了大秦經過兩場大戰之后陷入了所謂的衰弱狀態,居然有四五個游牧民隊伍,聚集在了一起,湊齊了千人左右,對著玉溪鎮發起了攻擊。
實際上,從游牧民的一方來看,對這個小鎮西邊進行攻擊的性價比是不高的——當然若是能攻下的話,自然是高,不過小鎮西邊的這一塊陣地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這里并非是最佳的進攻地點。
比如說這地方地勢陡峭,前方道路并不寬敞,前方城墻頗為牢實,他沒有沒有什么可以登墻的工具等.......
若是任意一個軍官,根本不需要大將,就是一個稀松平常的軍官是,甚至是跟隨大軍行動的有經驗的老兵,都能看出來這里并非是什么好的進攻地點。
相比于西邊,北邊才是最佳的進攻地點,實際上這些游牧民只需要稍微挪一一下身軀,便可至少增加五成以上的攻陷概率。
不過很顯然,他們是想不到的。
這些頭腦相對簡單的游牧民,之所以從西邊攻擊,無非就是因為西邊靠著荒林較近距,頗為容易進攻罷了..........*